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然挑战
br />   李安生一开始没多想,但是几天之后,也就是年7月20日,清政fu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十部,以梁敦彦、善耆、载泽、唐景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盛宣怀、寿耆分任各部大臣。

  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李安生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载洵与梁敦彦赶去京城是因为这么一档子事,历史的惯xing依然无比巨大,当然他这只蝴蝶也阻挡了一下,将皇族内阁延后了两个多月。

  大概是在英国与德国相继订造战列巡洋舰之后,清廷觉得威望大增,又有东北的大丰收,所以有些飘飘然了。

  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清政fu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载洵居然在李安生跟前屁都没放一个,看来,还是不相信李安生。

  那倒好,既然你们做的出,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李安生亲自坐镇上海,立即暗中通知潜伏出去的特工们,不断的制造事端,这辛亥革命也该发生了。

  本来中国推动立宪已经是水到渠成,可是,清廷丝毫不顾民间的意愿——主要是载沣太没有主见,强行逆时代潮流,这一步是走错了,大错特错。

  这招臭棋可是将大部分的政治力量都推动到了革命党人那边,即便没有铁路国有没有财政危机,今年发生革命的可能xing也是很大的,最迟也拖不过明年。

  比如立宪派本有两个要求,一个是速开国会,一个是责任内阁,但速开国会的要求被打了折扣,而皇族内阁就更是让那些立宪派至为的失望。因为在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上,清廷在不经意间犯下的巨大错误,这等于是证明了革命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革命主张的正确xing,这等于是在给革命党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举。

  程德全与李安生两个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风声,想必其他的地方督抚大员也没有被信任,这让整个地方上的离心离德更加的显著。

  “皇族内阁”剥夺了地方督抚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对的权利,改将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而这是早已坐大的地方实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

  对于李安生来说,奕劻领衔的内阁要是想要掣肘他的大计,那么就小心点,别怪他不客气。

  锡良虽然是个千古名臣,但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他不会犯上,为了确保东北的事业不受影响,他也应该迅速的行动起来。

  8月29日,江苏圩堤溃决成灾,浙江杭、嘉、湖等低矮平原也是泛滥成灾,民众苦不堪言。

  李安生迅速制定了救灾事宜,借着救灾的名义,将手伸入了浙江四府。

  同时,李安生也上奏朝廷,要求将徐州的新军第十三魂成协升格为新军第十二镇,请调刚回国的张孝淮为统制。

  这立即引起了朝廷震动,这责任内阁刚出炉呢,奕劻这个总理大臣还没觉出个味道来,李安生就来逼宫了。

  “他娘的,这李二愣是我们欠他的?一天到晚的逼债,这也太过分了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