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首轮谈判就不爽
��王”级战列舰的大量图片与资料、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在德国派出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江南造船厂筹建的战舰设计处,还是能够拿出完整的战舰设计图的。

  要是在这样的优厚条件下,都不能成功复制出“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那李安生只会老实点,还是先造上一两条万吨的重巡洋舰再说。

  其实由于设计上的稚嫩,建造经验上,以及建造技术的落后,即便能够成功复制“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xing能上也要差英国人一筹。

  这就是工业体系的问题,李安生正在设法补救。

  这次德皇威廉二世很慷慨,还是授意将德国最新的造舰技术提供给中国,其中当然包括最新的蒸汽轮机技术以及舰炮制造技术。

  在李安生看来,德国的3o5毫米5o倍径舰炮自重轻,射程远,射快,而且使用寿命也远英国舰炮,实在是难得的先进技术,这次能够得到舰炮制造技术,并且凭借粮食来换取相应的之前德国会管制的机械设备,他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

  带着无比愉快的心情,载洵一行前往英国,李安生并没有透1u德皇秘密召见他之事,等到回国之后,他就会开始运作东北粮食换取德国工业援助的计划。

  载洵也无法想象,德国会如此的慷慨,根本就没有设下任何的障碍,他并不清楚,德皇亲自关照,根本就没有人会对技术与设备向中国的输出而制造障碍。

  事实上,权倾一时的参谋总长小mao奇同样对李安生印象很好,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为了施里芬计划,他简直就是竭精殚虑。

  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变成了最大的问题。

  如果能够光由奥匈帝国就能牵制被削弱的俄国,德国就能够集中力量对付西线,即便英国加入战争,也变得不那么可怕。

  如果无法迅解决西线,那么德国也能够从容的通过攻克塞尔维亚,打通与奥斯曼帝国的生命线——如果奥斯曼帝国最终站到德意志帝国那一边的话。

  如果俄国不能成为威胁,又成功的拉拢了奥斯曼帝国,那么,德意志帝国的海军将能够在英国加入对德战争的情况下,不局限于北海,而是主动大规模的进入地中海,打通苏伊士运河。

  或者,战役集中到奥斯曼帝国,集中到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更能挥德军的战斗力,将德国本土通过铁路,与bo斯湾出海口连接起来,甚至,直接攻击英国在印度等殖民地的核心部署。

  如此一来,德国的战略就全盘搞活,彻底的灵动了起来,或许李安生说的有道理,德国的财政经受不起长期持久战,但是只要能够将俄国从敌手名单上去掉,就能完全解除束缚。

  中国,如果能够强大一些,不是不能够拉拢,或许,能够成为盟友,开辟远东战场。

  带着确定xing与试探xing,小mao奇很是幸福,他迅的向德皇提出了建议,加紧进行对这个整体战略的研究。

  前提是俄国遭受重创,无法成功的集中国力,在东线造成麻烦。

  虽然德国看不起俄国,这个贫弱的农业国根本就无法与德国抗衡,但是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能够动员数百万军队用血rou来堆积的俄国,还是无法忽视。

  现代战争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至少俄国,还没有从六年前的日俄战争之后的困境中走出来。

  如果由东北挑起战争,甚至于将整个中国拖入战争,那么战争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子,都对俄国会造成难以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