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庞大的计划
/>   将新船坞开办在长兴岛,能够更好的保密,将许多手段隐藏起来。

  在张士衡看起来,长兴岛与宝山相望,李安生要在宝山办一个年产5o万吨粗钢的大型钢铁基地,对于江南造船厂也很有帮助。

  从今后的展来看,制造局的钢铁产能将逐步满足制造局本身所需,江南造船厂的钢铁需求都将依靠宝山钢铁基地——如果这个钢铁基地能够顺利开办起来的话,张士衡始终抱着怀疑态度。

  李安生来来去去都是大手笔,在制造局便是如此,只是还没有看到实效。

  说来说去,还是那台35oo吨的水压机震慑了他,让他彻底信服,李安生有这个手段与魄力。

  但愿李安生建立的一个庞大的框架,不要因为根基不足而倒塌,如果真的能够一步步实现,国家富强有望。

  薛策此刻却在盘算着,需要多少资本才能够完成如此庞大的计划。

  即便不算三期船坞,一期的四个船台,以及二期在长兴岛的新船坞,光是如此就能使得江南船坞的资产增值二十倍。

  光是一期四个船台以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就起码在5oo万两银子往上,这实在是笔大数字,光是江苏与两江衙门拨款,截留朝廷的海军开办费,以及从洋人那里抢税收,或许银子是够的,但还要造船,还要添置其他家当,林林总总,都是钱。这可是个无底dong,一般人还真坚持不下来。可想到李安生是个能人,薛策多少有些期待。

  “一期船台赶紧建,资金不足,上市融资。我准备结束上海并无证券jiao易所,股票却大行其道的零1uan局面,正式开办上海证券jiao易所,让华商企业都能逐步上市融资,得到全社会的助力。”

  的确,光是凭借拨款、贷款等方式,根本就无法满足大型工程大型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不稳妥。还是上市融资比较有效果,虽然比较新式,但是最起码已经有了橡胶股票的先例,上海富余资本对于橡胶股票的追捧,也让李安生看到了在上海成立证券jiao易所的契机。

  虽然橡胶股票崩盘之后,会极大的打击上海的投资股票热情,但是低chao之后正式一个破而后立的良机,若是上海的证券jiao易所在现在开业,股票上市,很容易给热netg,扰1uan整个市场秩序,如此反而得不偿失,李安生不想去凑这个热闹,还是低调点好。

  开始股票市场必定萧条,但这正是李安生所需要的。

  这对一些小型民族工业是很有好处的,也让他们多一个融资渠道。

  除了向亲朋好友借债,银行借款也是民族工业开始常用的融资渠道,但银行的基本做法是“嫌贫爱富”,以风险控制为原则,这是由银行的业务xing质决定的。

  对上海滩的华商银行来讲,由于资本薄弱,它主要是针对熟悉的企业有信誉的企业,包括同乡等各种关系户,它一般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因为银行借款没有利润要求权,所以对风险大的企业或项目不愿借款,哪怕是有很高的预期利润。

  相反,实力雄厚、收益或现金流稳定的企业,比如打出名气的,虞洽卿、张謇之类,是银行欢迎的贷款对象。

  因为以上特点,银行借款跟其它融资方式相比,条件苛刻,限制xing条款太多,手续过于复杂,费时费力,另外主要也是借款期限相对较短,长期投资很少能贷到款。

  即便能贷款成功,对于一些想要大跨步展的民族工业来说,额度相对也小,通过银行解决企业展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