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也太激进了
下船坞硬件方面以及技术人员、工人方面的问题。

  他看了眼张士衡,说道:“材料与零件供应方面,制造局那边有没有问题?”

  张士衡又看了眼李安生说道:“要是立即开造,恐怕钢材还跟不上,李大人可是将制造局nong了个兜底翻。其他木工厂之类、锅炉蒸汽机都还好,这些都不是问题。”

  李安生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急,我从东北调一批钢铁过来,价格就照制造局的出厂价。我还为制造局采购了一批美国先进机netg,分一部分给船厂。另外这次我也不能厚此薄彼,制造局有35oo吨水压机,江南船坞我也从美国订购了大型吊机与电动netbsp;  薛策听了放下心来,仔细思索了一番,说道:“轮船招商局的那艘4ooo吨长江客货轮可以与5ooo吨海轮一同建造,没有问题,一边造一边培养技师与工人,也能招募一部分。我是在想,建造这两艘大轮船的时候,同时建一到两个船台,为将来进一步建造大轮船做准备。这些需要大笔的资本,而且,我还打算提高工人的薪酬,并且放出风去,挖耶松船厂的墙角。耶松船厂他们靠的是什么,不过是资本的雄厚,以及那些工人罢了。可笑的是,耶松船厂的工人八成都是咱们的同胞,只要晓以大义,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且由李大人专门让官府提供一些实际的优惠给他们,以行政资源满足他们,他们一定会跳槽到咱们江南船坞来。没有大笔的资本,根本就不够这些安排。只有挖到耶松船厂的大部分工人,船坞才能进一步扩张。”

  他隐隐猜到,李安生绝对不会仅仅给江南船坞介绍这份两条5ooo吨海轮的订单,所以,他还是留有余地,希望能让李安生看到他的设想。

  李安生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造一条5ooo吨海轮,另一条等新船台建造完毕之后再行开建。xiao轮船的订单也不能丢,全部将他们分包出去,jiao给民间的xiao型修船厂,让他们拥有造船的能力,将来上海要形成这样的局面,江南造船厂专门造中大型轮船,求新造船厂造中xiao型轮船,大批的xiao型造船厂造xiao轮船。你说的新船台,要同时修四个。将周围五里之内的地方都买下来,范围最起码要比局坞分家时大上两倍。新建的四座大船台都仿照我在美国吉祥造船厂看到的,每座打桩基地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o英尺,可置5oo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新树起重架1o座,每座吊重1o吨;机器设备也尽可能购买最新式的先进型,绝对不能落于人后。同时,我还打算在上海开办内燃机工厂,统合江南船坞、求新造船厂以及上海几家民营机器厂的部分技术资源,全力研柴油机与汽油机,相关的技术东北的拖拉机厂与葫芦岛造船厂已经有了底子,加上美国方面的技术,足够使得我们的内燃机技术世界领先。将来的船舶将是内燃机的天下,如今柴油机与汽油机已经能够应用在xiao型船只上头,所以,掌握了这项技术,在造船业上又能迎头赶上。”

  他推出了水泥船,使得到处都在造水泥船,江南船坞也好、求新造船厂也好,只怕今明两年都要受到影响,为了弥补过失,他所以要不遗余力的支持上海的造船业。

  “四座新船台?”薛策有些不可置信,他算是胆大了一回,谁知道李安生比他更为ji进啊,看来这位巡抚大人的心还是足够的大,胆气够壮,他从哪里能找来这么多的订单?

  “不错,明年,要同时开造四艘万吨轮船,全部由中华航运公司购入。等到轮船招商局的那艘长江客货轮以及两艘5第二座船坞,用一年的时间完工。新船坞照样使用美国最新的电动chou水机,能够比原来节省九成的时间,旧船坞也要全部改造,吊机也要改造。从后年开始,咱们要有同时开造八艘万吨轮船的能力。”

  李安生也不藏着掖着,一股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