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识破日本的阴谋
说道:“杀一个袁世凯有何难,一把刀而已。可快意是快意了,北洋军造反怎么办?”

  奕劻的话还是很管用的,至少刚刚执掌大权的载沣还离不开奕劻的合作,要是奕劻倚老卖老,不买他载沣的账,所以他载沣只能隐忍。

  奕劻在西太后死前是领衔军机,太后死后改革内阁官制,他又当了内阁总理大臣,这是叫度支部尚书载泽最为愤愤不平的。载泽一有机会就找摄政王,天天向摄政王揭奕劻的短。西太后既搬不倒奕劻,摄政王又怎能搬得倒他?如果摄政王支持了载泽,或者载沣自己采取了和奕劻相对立的态度,奕劻只要称老辞职,躲在家里不出来,摄政王载沣立刻就慌了手脚。

  隆裕太后看到奕劻保袁世凯的决心很大,加上一向青睐的张之dong这样的老臣也是极力主张不能杀袁世凯,不禁心软了下来,也劝了载沣,让袁世凯回去养好足疾再说,好歹先将袁世凯一掳到底再说。

  载沣仍然心有不甘,当天下了朝,他立即密电征询北方几个北洋系的汉族军事长意见,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六镇统制赵国贤的答复都是:“请勿诛袁,如必诛袁,则先解除臣等职务,以免兵士有变,致辜天恩。”

  让李安生无比吃惊的是,载沣的电报居然也给了他,这让他丈二mo不着头脑。

  照道理只要奕劻以及他的兄弟载洵等人一句话,自己就要给朝廷nong得死去活来,为何载沣会来问自己诛袁的意见?

  新军第二十三镇刚编练没多久,到现在仍然没有满编,只怕并不为载沣所看重吧,难道他只是要征求自己个人的意见?

  要是顺着载沣的意思,李安生只需要打上几个字,意思第二十三镇枕戈待命,随时听候摄政王的调用,那么青云直上虽然未必,但多少能够挡一挡奕劻等人对他的怨念。

  只是,李安生多少还是有些感念在京城自己遇难时袁世凯的坦诚与相助,再加上知道历史的清晰走向,他自然会做正确的选择。

  他的回复与吴凤岭与赵国贤等人的回复是差不多的,只是他的部下与北洋似乎毫无关系,这么说有些牵强,便直言受袁世凯的恩惠,不忍坐视杀袁,请让袁世凯安心养老。

  载泽与奕劻争权的失败,往往就是载沣的失败,奕劻的胜利,则意味着袁世凯的胜利。

  摄政王载沣明白这个道理,也未尝不想加以抵制,可是他毫无办法,于是,袁世凯是彻底安全了。

  诛袁计划既然难行,载沣便于19o9年1月2日以皇帝名义明降上谕:“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夙门g先朝擢用,朕登极之后,复与殊赏,正以其才可用,使效驰驱,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朝廷体恤之意。”

  于是,袁世凯黯然的离开了北京城,走的时候,无比凄惨,只有杨度与严复两人送行,一代权臣,就此归隐。

  任凭谁都想不到,正是这位即将与乡野同腐朽的袁世凯,两年后将会掀起多大的风1ang,直接将清廷所葬送。

  而李安生,则还需要两年多的时间去煎熬,毕竟,他眼下造反实在不是时机。

  奕劻随时会向他出手,他也时刻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官职并没有给剥夺,而是朝廷在1月底来了电报,要李安生以吉林垦务大臣的职务参与到朝鲜越境盗垦从而导致间岛争端的谈判中去。

  这一切都是奕劻的鬼主意,由于与日本关于间岛的谈判争执不下,奕劻清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