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粮食交易所
br />
周学熙这次准备大干一场,一路上看到了许多面粉、榨油、制糖作坊与小工厂,万分惊讶,一问之下才知道,黑龙江两家银行已经完成了大布局。
随着粮食与作物的大丰收,流民们不仅能够安定下来,还能够有余力养些牲畜,搞些副业,有些胆子大的更是从工商银行借贷,兴办各种养殖场、作坊与小工厂。
周学熙准备在黑龙江的种植园培植优质棉种与烟草,李安生向他展示的优质棉种让他很感兴趣。
除此之外,便是兴办造船厂,当然是造水泥船,另外便是合股启新洋灰厂的同时,在黑龙江兴办规模更加大的水泥厂,迎接即将到来的水泥时代。
大豆丰收了,小麦丰收了,玉米丰收了,甜菜稻谷高粱等作物都丰收了,还有初次尝试的中药种植、皮毛养殖、鹿茸林蛙等补品生产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黑龙江的粮食生产接二连三的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相比去年的丰收,这次的丰收更加的彻底,水稻亩产最高过了9oo斤,这还没什么,毕竟种植面积不如小麦,小麦亩产量最高过了8oo斤,大豆也过了每亩36o斤,土豆与玉米、地瓜等高产粮食无一例外的都过了亩产千斤。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奇迹,无数的百姓都喜极而泣,比去年的癫狂更加的彻底。
李安生都受到了感染,虽然在后世这些亩产量并不稀奇,最高产量全部翻番都是有的,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震撼人的奇迹,连列强各国都纷纷派出了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黑龙江的耕地开垦面积在李安生的促进下,突破了千万亩,比起奉天的六千多万亩,以及吉林的两千多万亩,固然少了许多,但是相比才三百多万的人口,这就相当不容易了。
目前初步确定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在26o万吨到3oo万吨之间,甚至有可能会过3oo万吨,要知道,吉林人口是黑龙江的两倍,耕地面积也是两倍,今年的收成也不会过2oo万吨。
徐世昌派人初步核定了一下,根据目前的收成情况,整个农忙结束后,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将过8oo万吨。
黑龙江的农业堪称奇迹,要是这个奇迹能够放大到整个东北的话,那是多么伟大的成就,8oo万吨翻一番就是16oo万吨,32o亿斤粮食,分摊到全国四万万人,那就是人均7o多斤粮食,勉强够一个月的嚼用,也就是说,光是东北三省产的粮食就能够让全国人民吃上一个月,这还是在东北初步开的情况下。
每年要进口数千万两银子的粮食,数百万吨的粮食,要是这笔钱能够省下来多好。
可是,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出口大国,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自从东北修建了中东等铁路之后,便利的交通,也为列强掠夺东北经济资源提供了条件。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从哈埠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哈尔滨由此成为遐迩闻名的商品粮集散地。
1896年,俄商开始在松花江沿岸农村低价收购粮食,然后将粮食集中到哈尔滨码头以便销售或运出。19o5年,日本开始向哈尔滨进行经济渗透,掠夺我国的农产品资源。
今年,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后,西欧粮商纷纷来哈埠开办洋行,并大量收买粮食运回本国。洋商雇佣中国人到农村为其收购粮食,然后集中到哈尔滨,再转运出口。
然后呢,洋面粉就哗哗的进来,摇身一变,夺取了大量的财富。
这次俄商与日商成群结队的进入黑龙江收粮,却被
随着粮食与作物的大丰收,流民们不仅能够安定下来,还能够有余力养些牲畜,搞些副业,有些胆子大的更是从工商银行借贷,兴办各种养殖场、作坊与小工厂。
周学熙准备在黑龙江的种植园培植优质棉种与烟草,李安生向他展示的优质棉种让他很感兴趣。
除此之外,便是兴办造船厂,当然是造水泥船,另外便是合股启新洋灰厂的同时,在黑龙江兴办规模更加大的水泥厂,迎接即将到来的水泥时代。
大豆丰收了,小麦丰收了,玉米丰收了,甜菜稻谷高粱等作物都丰收了,还有初次尝试的中药种植、皮毛养殖、鹿茸林蛙等补品生产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黑龙江的粮食生产接二连三的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相比去年的丰收,这次的丰收更加的彻底,水稻亩产最高过了9oo斤,这还没什么,毕竟种植面积不如小麦,小麦亩产量最高过了8oo斤,大豆也过了每亩36o斤,土豆与玉米、地瓜等高产粮食无一例外的都过了亩产千斤。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奇迹,无数的百姓都喜极而泣,比去年的癫狂更加的彻底。
李安生都受到了感染,虽然在后世这些亩产量并不稀奇,最高产量全部翻番都是有的,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震撼人的奇迹,连列强各国都纷纷派出了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黑龙江的耕地开垦面积在李安生的促进下,突破了千万亩,比起奉天的六千多万亩,以及吉林的两千多万亩,固然少了许多,但是相比才三百多万的人口,这就相当不容易了。
目前初步确定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在26o万吨到3oo万吨之间,甚至有可能会过3oo万吨,要知道,吉林人口是黑龙江的两倍,耕地面积也是两倍,今年的收成也不会过2oo万吨。
徐世昌派人初步核定了一下,根据目前的收成情况,整个农忙结束后,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将过8oo万吨。
黑龙江的农业堪称奇迹,要是这个奇迹能够放大到整个东北的话,那是多么伟大的成就,8oo万吨翻一番就是16oo万吨,32o亿斤粮食,分摊到全国四万万人,那就是人均7o多斤粮食,勉强够一个月的嚼用,也就是说,光是东北三省产的粮食就能够让全国人民吃上一个月,这还是在东北初步开的情况下。
每年要进口数千万两银子的粮食,数百万吨的粮食,要是这笔钱能够省下来多好。
可是,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出口大国,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自从东北修建了中东等铁路之后,便利的交通,也为列强掠夺东北经济资源提供了条件。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从哈埠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哈尔滨由此成为遐迩闻名的商品粮集散地。
1896年,俄商开始在松花江沿岸农村低价收购粮食,然后将粮食集中到哈尔滨码头以便销售或运出。19o5年,日本开始向哈尔滨进行经济渗透,掠夺我国的农产品资源。
今年,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后,西欧粮商纷纷来哈埠开办洋行,并大量收买粮食运回本国。洋商雇佣中国人到农村为其收购粮食,然后集中到哈尔滨,再转运出口。
然后呢,洋面粉就哗哗的进来,摇身一变,夺取了大量的财富。
这次俄商与日商成群结队的进入黑龙江收粮,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