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又升官了
  “正如安生兄弟所言,漠河白夜之后的绮丽天象,叫做极光。极,乃世界之极,盖因身处极北之故,方能得见如此天象。白夜漫长,无聊时便等待天空有无极光,倏忽之间就能在苍穹上见它现身,与天边的云霞辉映成趣,历数时辰而不散。如彩带,又如团团火焰,或如五彩斑斓之山河画卷,色彩纷纭,竟能多般变幻。我最爱的是那银白色极光,如星辉之淡芒,清雅动人。比彩绸般于天空炫艳之极光更能养目……”

  韦镜心读着手中的书信,反复的想象着那极光的动人之处,除了感慨自然天象之雄奇伟大与美轮美奂,也为王伏白的心思而感动。

  这封信六月便寄到了天津,信中描述了漠河极光的美景,大概意思,立即起程的话还赶得上看到极光。这家伙人虽莽,心思却不莽。

  想到王伏白那满是诚挚的大眼睛,那憨厚的笑容背后些许狡黠,粗粗大大的汉子,居然能懂吕纪的书画,有时也有谈吐颇令人惊讶(当然是相对于那粗放的外表),还有那让人忍俊不禁的附庸风雅的名字——王伏白。

  呵呵,王铁锤,王伏白,韦镜心的眼中满是笑意。

  杯具的王铁锤,哦,不,王伏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给人误会了一回,这名字其实还真是他的本名。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韦镜心即便有些畏惧漠河的苦寒,仍然鼓起勇气跟着兄长前来漠河。

  刘竣与韦明同在船头喝茶聊天,这次他们的队伍可说是庞大,黑龙江农业银行开办的一个好处便是,他们筹集的资金全部都花光了,而股本则由胭脂沟给他们垫上,如此一来便不用从漠河千里迢迢的运银子过来,打一个时间差。

  两条小炮艇,都是二手的,一条排水量120吨,一条150吨,上头的小炮却是新的,这就是搞腐败的好处,另外还有三条大货轮,排水量从350吨到600吨之间不定,也是旧的,加起来总共花了13万两银子。还在上海求新船厂定了两艘排水量550吨的货轮,8万3千两银子一条,还有7条拖船,打了个优惠,总计18万多两银子。

  光是买船,就花去了30多万两银子,但将来黑龙江想要发展,河运是离不开的,更何况松花江河运获利丰厚,断不能只为老毛子给垄断。

  船上装满了李安生给出的采购单子上列出的货物,中成药厂、山货野菜加工厂、酒厂所需的各式机器设备,还有两组柴油发电机,金厂设备,以及各式农具,以及农用机械,当然这些机械很原始,只能说是半机械,但总比没有好,慢慢尝试改进,积累技术也好。

  李安生也写信给刘竣,让他托关系,让驻美的官员到加利福尼亚霍尔特拖拉机制造公司看看霍尔特研制的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争取买上几台。

  李安生也在呼伦修葺码头,兴建仓库,并且结合呼伦河的险峻构建防御体系,又大肆购买这次丰收成果加以囤积,银子也是哗哗的出去。

  但有一项好处便是,黑龙江农业银行的成立,极大的缓解了花银子如流水的状况。

  银行办事处开到了齐齐哈尔与同江,两地也开始复制李安生的农业规划,只要能够顺利的推广到黑龙江全省,那么将来只要将银行与新军掌握在手中,任凭朝廷怎样,一个黑龙江军阀是跑不掉的。

  只是李安生意不在此,他的机会,在于粮豆狂潮,说不得,他也要推动一下。

  重修墨尔根古驿道如火如荼,农忙过后,人手便集中到了修路上头,反正粮食够吃,劳动力就能富裕出来。

  程德全也开始了旧军的裁汰,部分屯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