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纵论改革(二)
呢?我们可以在这个上面做做文章。”

  秦荣国算是掏心窝子的话了,要知道利用这样的舆论对于鄂北之前的工作算得上是一种否定,不过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在外界看来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了。

  白丹笑着道:“秦书记的话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既然我们走的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那么我们也应该走一些不同寻常的路线。”

  杨镇江道:“这一次的改革,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很。中组部的支持代表着中央也是有决心要改革的,我们作为排头兵,自然是要一鼓作气。荣国同志的话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捂盖子我们是捂不住的,既然捂不住,那么索性就在造点声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全国人民支持我们。”

  “反腐一直是百姓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我们从这一方面着手,应该是能够把握住民意的。只要把握住民意,我们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杨镇江的话很直白,但是却也很管用,说到底这个国家还是人民当家作主。

  现在很多的官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他们当官了就是高人一等了,实际上每年纪委查处的干部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他们触犯了党纪国法。

  李天舒道:“我同意杨书记的想法,这一次的改革对于我们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江城市的改革我认为难度是很小的,我在江城市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前干部的标准实际上和我现在改革的差不多。”

  褚天江哈哈一下道:“这个我还正要说,李天舒同志在江城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很多投资商过来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夸赞,我认为这个可以重点宣传一下。以江城为原点,开始向鄂北周边地区辐射。”

  一个副省长道:“我同意省长的意见,既然江城市有着成功的经验,那么我认为这个就是突破点,而且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突破点。”

  杨镇江笑着道:“江城已经率先实施改革了?呵呵,做的很好嘛!”

  杨镇江显然对于这件事情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因为李天舒把江城经营的非常的好,杨镇江重点关注的还是江城之前的重建和后来的经济发展。

  李天舒道:“江城的干部制度改革是我定下的,其他地方的同志我不管,但是在我的辖区内,我希望干部能够一如既往的为人民服务,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过一个江城好办,但是到了整个鄂北的话影响力就大了。”

  “是啊,改革一个城市难度并不是非常的大,但是改革一个省,改革一个国家,那么这个难度就越来越大了。”方子雄也是感叹道。

  李天舒道:“我还是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见,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见太少。”

  省委副书记万荣胜道:“那我来说两句吧,刚才秦书记说了民意测评的问题,我也说两句。实际上民意测评这一项改革,我们之前都有实施,只不过实施的力度是不太够的。既然力度不够,现在我们充其量就是加强力度。”

  “既然是加强力度那么我们这个民意测评算得上是改革么?我认为咱们可以换一种方式,那就是加强与群众交流,这个是中央一直提倡的不是吗?”

  李天舒暗赞,显然万荣胜作为组织工作的老手,在这方面还是非常的有经验的。

  杨镇江哈哈一笑道:“荣胜同志果然是有经验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改革的难度又要小了一分了,而且你刚才提出来的意见还是非常的不错的。这样能够省去很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