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湾茶干
�果不是李天舒说不能把剩下的五十斤卖了的话,他直接就想卖了。

  “别人有没有问你们剩下的为什么不卖?”李天舒问道。

  “问了啊,我们也按照您说的做了,说这是供应给县里领导的。”胡支书笑着道。

  一旁的大龙兴奋的说道:“一听说是供应给领导的,很多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还有人叫嚷着说一块钱一斤都卖给他们,我们也没卖!”

  李天舒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好东西自然是越少越好,主要的就是把名头打响,可以说这五十斤茶干的确是把名头打响了。菜市场估计差不多有一半人都应该知道大湾茶干了吧。

  刚才李天舒只看见那一圈围了不少人,也没有过去。过去干什么?回来问也是一样的。

  一旁的二虎憨憨的说道:“胡支书!真要这样卖的话,俺们村就不愁吃穿了。一人一家每天可以产二十斤,一天就能挣钱八块钱。一个月可以挣二百四十块钱呢!”

  “嗯嗯嗯!要是每家每户都出来卖茶干的话,我们大湾村就有希望啦!”胡支感慨的点点头。

  李天舒摇摇头说道:“如果大家都来卖这个东西,那么结果还是和你们以前一样。到时候因为价格攀比,落到最后一文不值!”

  胡支书急了:“那怎么办?李乡长,我知道你有办法,给咱们想一个呗!”

  李天舒笑道:“办法是有,但是你们可要全都听我的。我保证,你们赚的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多!”

  胡支书是个老实人,现在李天舒把价格卖到五毛钱一斤,买的人还越来越多!他们即便是进城卖,最多也就卖两毛钱一斤,而且卖的还不算多。胡支书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李天舒自然明白,这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必须要有特色,而且要有唯一性。比如同样是茶,西湖龙井怎么就卖的那么贵呢?那是因为西湖龙井大家都知道是好茶,好东西嘛,贵一点那是应该的。

  这也是李天舒为什么要他们说剩下的五十斤是供应给县领导的了。一旦是特殊供应的,必然是最好的。普通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大家都觉得特供的东西比普通的东西要好。

  李天舒道:“一会我们再去市里看一看,看看消费需求有多大,价格还能不能升上去,哪怕升一毛钱也是可以的。”

  胡支书担忧的说道:“李乡长,已经五毛了啊!再升恐怕……”

  李天舒笑道:“不要低估人们的购买力,也不看扁我们的大湾茶干!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大湾茶干当成一种品牌来卖!而不是单纯的茶干!”

  大龙眼睛一亮道:“我懂了,李乡长,你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大家都认可了我们的东西,都知道了,那我们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价格自然就可以提高一些!”

  “就是这个道理!”李天舒赞许的看了一眼大龙,看来这小子脑瓜子还是挺灵的嘛,如果真的能够成型的话,这个大龙倒是要好好的培养一番。

  胡支书有些急切的问道:“那李乡长准备怎么弄啊?给我们说说呗?”

  李天舒笑道:“行啊,咱们先坐车去市里,边走边说!”

  路上,李天舒开始讲解了自己的发展思维。

  首先:要明确市场的容量有多大,下面的几天时间内,每天增加的量在五十斤左右。必须把人们平时的购买力摸清楚,县里市里都要调查清楚。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