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雕版砧板
r />   “我好不容易下来一趟,得去村里转转,看能不能收点什么货。”于立飞笑着说。

  “不错,这才是一个古玩商应有的素质,不放过任何机会。”吴文古称赞道。

  “吴老,昨天严礼强也来了这里?”于立飞问。

  “是啊,你的那个黄花梨大笔海我看了,非常漂亮,是海南黄花梨,应该是明末的物件。”吴文古说道。

  “那就好,我就担心打眼,让严总吃了亏。”于立飞说道。

  “他是捡漏了才对。”吴文古笑着说,这么大的黄花梨大笔海,非常罕见。虽然现在严礼强好像给的是市场价,可是再过个几年,这个明末海南黄花梨笔海翻个三五番,绝对不会让人意外。

  于立飞一走进陈村,马上就感应到了有某种在吸引着他。他知道,昨天晚上自己的古玉功升级之后,对古玩的感应距离,应该是增加了不少。从子冈玉就可以看出来,原来要手握着,或者运起古玉功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在脑海中。可现在,哪怕是隔着衣服,用手一摸,也能出现在脑海中。也就是说,就算碰到古玩,他隔着东西,也能感应得到。

  当于立飞走到一户人家的院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如果自己的感觉没有错的话,呼唤自己的东西,应该就是从这家传出来的。院子里有一位农妇正在切辣椒,这个时候正是猛产辣椒的时候,吃不完的就要做剁辣椒或者辣椒。也有的人家,会煮熟做白辣椒。

  “大姐,你们家有鸡蛋卖么?”于立飞看到院子里有几只吃食的母鸡,站在院门口,问道。

  “你是考古队的吧?”农妇看到于立飞穿着保安服,问。

  “是啊,想给队里买点鸡蛋,不知道你家有没有?”于立飞顺脚就走了进去。

  “你要多少?”农妇问。

  “一百个吧。”于立飞想了想,说道。

  “我家可没这么多,只有二三十个。”农妇说道。

  “那也成,大不了我多跑几家就是。大姐,你这砧板怎么这么薄啊。”于立飞很快就被农妇刀下的那块砧板所吸引,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吸引自己的,应该就是这东西。但他同时,又感应到了这家后院好像还有。

  “你别看这板子薄,但非常结实,不比那些厚砧板差。”农妇说道。

  “我能看看么?”于立飞问。

  “看吧,我去给你拿鸡蛋。”农妇说道。

  他伸进辣椒堆里,拿出两块比书页大一些的薄板。如农妇所说,这板子很轻,而且确实很结实。因为当砧板用,原本光滑的一面,已经被割得伤痕累累。于立飞感觉板子那边有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把板子转过来,看到上面满满的印刷字体。这哪是什么砧板,完全就是一块木刻雕版嘛。

  对木刻雕版,于立飞倒是有一定认识的。雕版印刷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方式,大约在公元六百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从而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这块雕版上的字体方正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