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大道和小术求月票
来自相残杀的事情不大可能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杨秀清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回洛阳,迫洪秀全让位。所以朱明可以通过襄阳互市,向洪秀全出售洋枪洋炮,加强他抵抗杨秀清的实力。

  “王上,臣下觉得可以让少荃护送洪妃回洛阳省亲。”罗泽南笑着建议道,“洪秀全毕竟有驱除鞑虏的大功,位列公侯也是应该的。”

  以公侯之位相待洪大教主是朱济世以前的政策,现在重新提起,自然意义非常。如果洪秀全被杨秀清所迫,逃亡朱明,当了朱明的公侯,拜上帝教的信仰自然就破灭了。没有了信仰,又没有儒家的支撑,杨秀清用什么来团结队伍,凝聚人心?

  想及得意处,朱济世重重点头:“就依军师所言。洪秀全有驱除鞑虏之功,如能相投,孤王必不负之。”

  这倒是真心话,洪大教主只要能来,什么日本萝莉、西洋熟妇、非洲黑妹,保管应有尽有。

  “王上,顾问大臣罗德里、汇丰行大班威廉先生和汤启文求见。”御书房秘书翁同龢推门走了进来。

  罗德理格斯、斯科佩尔.威廉和汤启文三人是朱明金融工作的负责人。朱明的金融是由朱济世亲自掌握的,这三人也不是内阁成员。罗德理格斯挂着一个顾问大臣的名义,实际上是朱济世的私人经济顾问。斯科佩尔.威廉没有任何官职、爵位,纯粹就是个职业经理人。而汤启文除了担任汇丰行次席大班,还是新成立的银行公会主席和立宪议会议员,不过也没有正式的官职。

  “请他们进来。”朱济世朝左宗棠、罗泽南和李鸿章三人笑了笑,“你们都留下听听吧,金融之事在西洋列国可都不是小事啊,咱们可得牢牢把握好了。”

  说是咱们,其实是操于朱济世一人之手,根本不容他人染指,就连内阁都管不大着。

  “都坐下说话。”

  三个人走进来,行了鞠躬礼,朱济世便让他们坐到书桌旁边,然后问道:“两江的钱庄业整的怎么样了?”

  “整”的意思,当然不是“整垮、整死”,而是利用两江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整顿,将它们统统纳入以汇丰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之中。如此朱济世便能利用汇丰行操控两江的金融,从而间接掌控两江的经济命脉。这是朱济世掌握广东经济的法子,现在又照猫画虎用到两江来了。

  至于操控一国金融的意义,是怎么强调都不过的。

  现在朱明的地盘骤然扩张了几倍,对下面的掌控力度自然不如原先只有广东一省之时。所以加强统治的题目就摆在了朱明集团面前。同北方的太平天国不同,朱明走的不是推倒重来的路子,而是渐进式的改良。希望能在不推倒中国经济和社会基础的情况下,逐步完成中国的产业**,使国家踏上近代化的道路。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眼下朱明的改良就是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三头并进的。军事改革是最容易的,因为朱明的军队本来就是新军,一切从头开始,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历史包袱,所以一开始就仿照西方标准,在一票西洋军事家的帮助下打造出一支全盘西化的军队。

  政治改革的阻力则是最大的,因为朱济世没有办法扔掉“中学”这个本——而且就算可以抛弃中学,朱济世也找不到一种可以取而代之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新的房子还不晓得在哪里,当然不能把旧房子一把火烧了,只能小心翼翼地进行修缮了。

  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士绅之所以是士绅,不仅是因为他们精通儒家经典,而是因为他们身兼地主和知识分子双重身份,许多人还兼营商业。中国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