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捷报
�各地主要地道路设了驿站,不过。由于经费紧张,最后还撤减了不少,让前明的情报传递大为减慢,最快也只能是一日三百里。常常消息还落后于农民军,信息的不畅,对前明军队的败仗负有很大责任。

  尽管大唐地驿站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皇帝依然不满意,这也难怪,比起后世手机满天飞,信息瞬间就可以到达来说,数天的时间实在太漫长了,当然,如果火车在全国通车后,有火车通过的地方,情报的传递还可以快上一两倍,这也满足不了皇带对通信的要求。

  可惜皇帝没有接触过无线电,也发明不了电报,至于他接触地手机,或者无线通话机”以大唐现在的技术,恐怕一百年之内是没有希望。李鸿基只有将自己知道的一点可怜电报知识交给已改为大唐科技院的商洛科学院研究,希望早日能研究出电报,改变这种落后的传递方式。

  听到大捷,整个澳门港口都沸腾起来,这里是军队出发的地方,又是最重要的海上港口,因为西班牙对沿海的攻击,不知耽搁了多少人的生意。虽然有朝庭地补助,终不如自己双手挣来的强。

  远远地听到喊声,前面的人赶快让开,供军马经过,繁华的大街上空出了一条笔直的大道,信使过后,不等马蹄踏起的灰尘落下,这条空出来的大道就被人群淹没,许多人大笑起来,跳着,蹦着,一些人从家中摸出了鞭炮,鞭炮声马上响彻了长街。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澳门大街上,只要是碰见了熟人,就会发生这两句对话。

  “西班牙人被灭了,该开海了吧。”

  “快了,快了。”说话的人都喜气洋洋。

  不过,也有人没有这么乐观,杜寒就是其中之一,当好友黄锦乐呵呵的将消息告诉杜寒时,杜寒脸上虽然有喜色,但还是道:“黄兄,马尼拉虽然被攻破了,可是西班牙的舰队在哪里,只要一天没有歼灭西班牙舰队,海上的风险就没有去,朝庭也不一定会冒险开海。”

  黄锦不以为然:“杜兄多虑了,西班牙人丢了马尼拉,就象是无根之萍。即使舰队还在,很快也会被朝庭剿灭,到时杜兄新订购的舰队就可以大展鸿图了。”

  杜寒连船带货,被西班牙攻击造成的损失达到了三十多万银币,他的船和货都有登记造册,并交纳税收,又是按朝庭规定的航线行驶,因此得到了朝庭全额的赔偿,除去以前办货的十多万银币债务外,剩余二十万银币他全部用来购卖新船。

  因朝庭暂时封海,大家对海贸的前景有点模糊,许多人急着处理船只,船价大跌,杜寒用二十万银币购得了平时要花三十多万银币才能买到的十五艘大小船只,他的船队比之以前还要壮大,不过,只出动了三艘船替朝庭运过一次军需,近二十条船就一直停在港湾。

  杜寒自然是对朝庭深具信心才会将手中的银币全部换成船只,听到黄锦的相劝,也是展颜一笑:“黄兄说的是,难得今天高兴,咱们到海天楼喝一杯好了。”

  黄锦大喜:“正有此意。”

  不过等杜寒、黄锦两人赶到海天楼时,海天楼早已座无虚席,连大厅的位置也占满了,众人得到消息后,第一个想法也都是到海天楼庆祝,并顺便听听说书人有没有唐军攻占马尼拉的详细情况。

  正当杜寒两人要失望离去时,却被叫做了:“黄兄,杜兄,请这边坐。”

  杜寒抬头一看,正是前番窜通起来想便宜卖他四条船的刘、赵、秦三人,黄锦哼了一声,正要甩手就走,杜寒忙拉住他,低声劝道:“冤家宜解不宜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