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白,百姓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因此种下了这颗种子,只等着成长、开花。然后结果。

  没有人能镇压得住人心,人心向背注定了结局。

  而当郭威看到这抄录的话语时,半晌后,方才悠悠说道:“他仅仅一言,便退我二十余万大军,某不及矣。”

  转头对郭荣说道:“荣儿,某不如他,你更不能抗他。”

  郭荣回道:“父亲就眼看着他坐大,我国就没有办法抑止他吗?”

  郭威喟叹道:“他这一番话,已经绝了某的后路,某怎能背负天下骂名,与明国开战,纵然能胜,某也失尽天下民心。荣儿谨记,日后唯有安心治国,拢络天下民心,方是对抗之道。”

  郭荣躬身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学子的力量是巨大的,金陵、潭州二座学府万余生员,代表着万余户人家,更代表着万余家族,所涉及人口何至百万。

  而这一个群体掌握着明国最多的资源,他们是明国的精英群体,他们的号召力是巨大的,可以说,掌握了这一群体,就掌握了半个明国。

  仅仅半个月时间,从军之人数已达二十万,招募之处等候之人依旧络绎不绝。

  这让徐世铭等人大松了一口气,心中对于百里无忌的钦佩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

  耶律璟虽然残暴,但对作战还是有些谋略,可以说,每个马背上的辽人,勿须训练,就是一个天生的骑兵,他们对作战有着天生的熟悉感。

  久攻不下,围困无用,耶律璟一边命上京的耶律屋质增援,一边命耶律敌猎率领残余的近三万步兵封锁鸭绿江,以防江南扶桑军来袭。

  耶律屋质接获辽帝传讯之后,以文臣领重兵,亲率大军增援,但他并不是走耶律璟南下的老路,而是率三万骑兵、五万步兵,共计八万大军,自上京渡潢河,西进过龙化州至通州,然后在渌州渡鸭绿江再南下夹击扶桑军。并送信给耶律璟,请求合击扶桑军。

  当辽军援兵在渌州渡过鸭绿江的消息传到丰臣仕旭耳朵中时,丰臣仕旭已经知道事不可为。

  无奈之下,丰臣仕旭只能放弃对来远城守军的支援,令训练仅一个月三万骑马步兵和四万扶桑军挥师北上,抗击辽军援兵。

  而丰臣仕旭率七万扶桑军在鸭绿江阻击耶律璟。

  从兵力而言,无疑扶桑军占有略略优势,但战争的结果却不是以士兵人数计算的。

  北上的扶桑七万大军在渌州以南四十里处,与耶律屋质的辽军援兵展开了大规模的决战。

  虽然经过丰臣仕旭的一个月训练,但扶桑骑兵无论从作战素质和体能上,都无法与辽军骑兵相提并论,唯有在作战意志上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