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国强民富
��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本国兵力和劳动力。勾践当时实行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即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越国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大夫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接生。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妈。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越国推行强制早婚政策。规定‘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严复忧心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啊,而且一旦发生战争,粮食进口就会成为问题。人口既是负担也是财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口和资源、技术的关系不断变化。一旦人口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已经因为技术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逆转的时候,人口政策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李经述哈哈大笑,说:“严总长,你不必忧心。事实上,现在世界上鼓励生育的国家非常之多,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日本,这样一个面积比我国云南省还要小的岛国已经养了将近五千万人,而且竟然还在鼓励生育。难道是他们疯了?我这里有容闳议长送来的一份报告,你也看看。”
严复接过报告一看,是一篇鼓励人口发展的文章,文章中说:“对各国公元1500年前后的人口、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变化的研究分析表明:公元1500年以前,全世界人口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人均经济总量增长都是正相关的,而公元1500年以后,人口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仍然保持正相关,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增长出现了停滞,甚至下降。大约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正处于明朝中后期,蒙古游牧民族不断被中东和俄罗斯等地的本地民族驱逐出境,而欧洲已经到了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地理大发现的前夜。这一时期,欧洲和亚洲第一次面临着普遍的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在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山地、荒原、冻土之外,能够开垦的耕地资源基本上已经开垦完毕,各地都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矛盾。因此各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人口增长速度都超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结果在1500年以后的大约300年的时间里,上述国家的人均经济总量很长一段时期是下降的,亚洲地区人均经济总量在三百多年间停滞不前。
这个阶段的人均经济总量下降,实际上意味着,人类在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种群之后,第一次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种群生存和发展危机——人口增长与可用土地的矛盾。所以在1500年到1700年之间,尽管欧洲和亚洲各地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在增加,但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均经济总量下降的局面。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段从统计数据上能够看出的普遍人均经济总量停滞时期。除了新大陆之外,其他国家的这种停滞趋势甚至一直持续到1820年前后。在特定的地理知识和农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态财富的增长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极限。毫无疑问,长达三百年的人均经济总量停滞甚至下降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还原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则必然是伴随着贫困加剧、战争与冲突增加、宗教文化争鸣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资源压力下寻求出路的痛苦挣扎。
在持续了大约300年以后,终于在1820年前后有了新的突破,不但全球人口增长逐步加快,世界经济更是速度迅猛增长,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就增长4倍。是什么让人类摆脱了300年的人口资源陷阱,并带来1820年突破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是航海、殖民、新大陆开垦、工业革命,使人类的财富源泉拓展到整个地球表层生态土壤环境,又从地球表层资源,拓展到地球深层资源;从利用动植物繁殖规律,拓展到利用物理化学规律任意加工地�
严复忧心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啊,而且一旦发生战争,粮食进口就会成为问题。人口既是负担也是财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口和资源、技术的关系不断变化。一旦人口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已经因为技术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逆转的时候,人口政策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李经述哈哈大笑,说:“严总长,你不必忧心。事实上,现在世界上鼓励生育的国家非常之多,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日本,这样一个面积比我国云南省还要小的岛国已经养了将近五千万人,而且竟然还在鼓励生育。难道是他们疯了?我这里有容闳议长送来的一份报告,你也看看。”
严复接过报告一看,是一篇鼓励人口发展的文章,文章中说:“对各国公元1500年前后的人口、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变化的研究分析表明:公元1500年以前,全世界人口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人均经济总量增长都是正相关的,而公元1500年以后,人口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仍然保持正相关,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增长出现了停滞,甚至下降。大约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正处于明朝中后期,蒙古游牧民族不断被中东和俄罗斯等地的本地民族驱逐出境,而欧洲已经到了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地理大发现的前夜。这一时期,欧洲和亚洲第一次面临着普遍的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在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山地、荒原、冻土之外,能够开垦的耕地资源基本上已经开垦完毕,各地都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矛盾。因此各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人口增长速度都超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结果在1500年以后的大约300年的时间里,上述国家的人均经济总量很长一段时期是下降的,亚洲地区人均经济总量在三百多年间停滞不前。
这个阶段的人均经济总量下降,实际上意味着,人类在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种群之后,第一次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种群生存和发展危机——人口增长与可用土地的矛盾。所以在1500年到1700年之间,尽管欧洲和亚洲各地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在增加,但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均经济总量下降的局面。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段从统计数据上能够看出的普遍人均经济总量停滞时期。除了新大陆之外,其他国家的这种停滞趋势甚至一直持续到1820年前后。在特定的地理知识和农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态财富的增长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极限。毫无疑问,长达三百年的人均经济总量停滞甚至下降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而还原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则必然是伴随着贫困加剧、战争与冲突增加、宗教文化争鸣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资源压力下寻求出路的痛苦挣扎。
在持续了大约300年以后,终于在1820年前后有了新的突破,不但全球人口增长逐步加快,世界经济更是速度迅猛增长,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就增长4倍。是什么让人类摆脱了300年的人口资源陷阱,并带来1820年突破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是航海、殖民、新大陆开垦、工业革命,使人类的财富源泉拓展到整个地球表层生态土壤环境,又从地球表层资源,拓展到地球深层资源;从利用动植物繁殖规律,拓展到利用物理化学规律任意加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