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公务出国的最后一站
猪八戒和沙僧两个草包见了这等险地,俱都咂舌,哪有什么主意?那小悟明却左右观看,见有一座桥,边有一匾,匾上有“凌云渡”三字,原来是一根独木桥。说道:“父亲,不差!你看那壁厢不是一座大桥?想来是要从那桥上行过去,方成正果哩。”
唐僧师徒又近前看时,见那独木桥极窄极细,又是无比湿滑,只能容一人可过,下面就是滔滔流水,一个失足就是尸骨无存。唐僧心惊胆战道:“悟明,这桥不是人走的,我们别寻路径去来。”猪八戒怕死,连忙也道:“娃娃你不要说胡话。哪个敢走?水面又宽,波浪又涌,独独一根木头,又细又滑,怎生动脚?我还是驾风雾过去罢了。”
悟明道:“此地怕是不允驾风雾哩。也罢,横竖到了这里,怎的也走走看。”不再多言,撇脱了唐僧手,步子一跨,便就上了桥。他这一动极为迅速,唐僧一时不防,来不及阻止,反应过来时,悟明已经踏在桥上走出十来步远。唐僧吓得魂飞魄散,颤声叫道:“悟明,快快回来,莫送了性命。”毕竟是父子情深,顾不得惧怕,也上了独木桥,想要把悟明拉回来。不料一踏上桥,却觉这独木桥看似险峻,其实站在上面极为稳当,心下一宽,便朝悟明追去,悟明身小,唐僧步大,走出去五六丈远,唐僧追上,一把拉住悟明肩膀,道:“悟明,不可涉险,速随我回去。”
悟明却笑道:“父亲既然已经上桥,何不索性走到彼岸去?”
两人正在桥上说话时,只见一个大浪冲天而起,就往两人所站之处拍去。瞧那猛恶声势,估摸着大浪过后,桥面上多半没了人影,唐僧父子早被卷下河去了。岸上的猪八戒和沙僧见状大惊失色,大叫道:“师父,小心!”话音未落,那浪头已经拍下,顿时唐僧父子二人的身形都隐在了水波中。猪八戒和沙僧心里大声叫苦,下一秒却皆呆住。
只见那浪峰来得急,去得急,眨眼间便越过了独木桥,续往下游涌去,桥上居然又现出唐僧父子身形来,竟尔未被冲去,不但如此,连身上衣衫都不曾湿了半点。唐僧显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愣在当场,良久才问道:“这个是怎么回事?”
悟明笑道:“佛法无边。”
唐僧幡然省悟,转头向猪八戒和沙僧招呼道:“悟能、悟净,此桥可渡,都上来。”猪八戒和沙僧见了眼前情形,心下也猜到了数分,当下一个牵了白马,一个挑了行李,均上了桥,果然是稳当非常,纵有风浪也不得翻。不一时,四人前脚后脚过了桥,这时见到上游处随波留下来一大一小两个死尸,随波逐流往下游而去,唐僧大惊,细看面目,原来是自己和悟明,更是惊悚。悟明却向着那死尸合十,口中喧念佛号,复抬头道:“恭喜父亲,如今父亲与孩儿皆洗净了六六尘,脱了凡胎矣!”
这里本来有另外一个分教。原著中本来唐僧不敢过桥,乃是接引归真佛撑了一艘无底船来渡他。但邓坤穿越以来,将剧情改得面目全非。那接引归真佛早在火焰山上身殒,还是邓坤亲手打杀的。不料即便如此,唐僧仍然可以脱凡入仙,到此不得不赞一句冥冥中自有天意也!唐僧听见悟明之言,登时大悟,自然脚步轻捷,步上灵山,早见那雷音古刹,直至山门之外。那厢有四大金刚迎住道:“圣僧来耶?”唐僧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毕就欲进门,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那金刚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药师王佛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
药师王佛闻言,未露喜色,反而长叹一声道:“为了等这一天,不知折损了多少门人。” 叫道放入,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药师王佛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
唐僧师徒又近前看时,见那独木桥极窄极细,又是无比湿滑,只能容一人可过,下面就是滔滔流水,一个失足就是尸骨无存。唐僧心惊胆战道:“悟明,这桥不是人走的,我们别寻路径去来。”猪八戒怕死,连忙也道:“娃娃你不要说胡话。哪个敢走?水面又宽,波浪又涌,独独一根木头,又细又滑,怎生动脚?我还是驾风雾过去罢了。”
悟明道:“此地怕是不允驾风雾哩。也罢,横竖到了这里,怎的也走走看。”不再多言,撇脱了唐僧手,步子一跨,便就上了桥。他这一动极为迅速,唐僧一时不防,来不及阻止,反应过来时,悟明已经踏在桥上走出十来步远。唐僧吓得魂飞魄散,颤声叫道:“悟明,快快回来,莫送了性命。”毕竟是父子情深,顾不得惧怕,也上了独木桥,想要把悟明拉回来。不料一踏上桥,却觉这独木桥看似险峻,其实站在上面极为稳当,心下一宽,便朝悟明追去,悟明身小,唐僧步大,走出去五六丈远,唐僧追上,一把拉住悟明肩膀,道:“悟明,不可涉险,速随我回去。”
悟明却笑道:“父亲既然已经上桥,何不索性走到彼岸去?”
两人正在桥上说话时,只见一个大浪冲天而起,就往两人所站之处拍去。瞧那猛恶声势,估摸着大浪过后,桥面上多半没了人影,唐僧父子早被卷下河去了。岸上的猪八戒和沙僧见状大惊失色,大叫道:“师父,小心!”话音未落,那浪头已经拍下,顿时唐僧父子二人的身形都隐在了水波中。猪八戒和沙僧心里大声叫苦,下一秒却皆呆住。
只见那浪峰来得急,去得急,眨眼间便越过了独木桥,续往下游涌去,桥上居然又现出唐僧父子身形来,竟尔未被冲去,不但如此,连身上衣衫都不曾湿了半点。唐僧显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愣在当场,良久才问道:“这个是怎么回事?”
悟明笑道:“佛法无边。”
唐僧幡然省悟,转头向猪八戒和沙僧招呼道:“悟能、悟净,此桥可渡,都上来。”猪八戒和沙僧见了眼前情形,心下也猜到了数分,当下一个牵了白马,一个挑了行李,均上了桥,果然是稳当非常,纵有风浪也不得翻。不一时,四人前脚后脚过了桥,这时见到上游处随波留下来一大一小两个死尸,随波逐流往下游而去,唐僧大惊,细看面目,原来是自己和悟明,更是惊悚。悟明却向着那死尸合十,口中喧念佛号,复抬头道:“恭喜父亲,如今父亲与孩儿皆洗净了六六尘,脱了凡胎矣!”
这里本来有另外一个分教。原著中本来唐僧不敢过桥,乃是接引归真佛撑了一艘无底船来渡他。但邓坤穿越以来,将剧情改得面目全非。那接引归真佛早在火焰山上身殒,还是邓坤亲手打杀的。不料即便如此,唐僧仍然可以脱凡入仙,到此不得不赞一句冥冥中自有天意也!唐僧听见悟明之言,登时大悟,自然脚步轻捷,步上灵山,早见那雷音古刹,直至山门之外。那厢有四大金刚迎住道:“圣僧来耶?”唐僧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毕就欲进门,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那金刚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药师王佛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
药师王佛闻言,未露喜色,反而长叹一声道:“为了等这一天,不知折损了多少门人。” 叫道放入,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药师王佛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