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叶向高要加入国会与提前科举
�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举行,里面朕已经让人做过布置了!嗯,今天是11月27号,那么下个月一号就好开始正式推进国会的进程,方首辅和韩学士下去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了。”

  两人听了李建城的话并行礼称是,现在的李建城也是越来越犀利了起来,即使是面对方从哲和韩旷这样政治老油条他也能轻松自如,李建城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可这两人都还没有离开的意思,李建城并望着他们道:“怎么了,两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

  方从哲和韩旷对望一眼,接着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建城见了道:“方首辅有话请说,无需如此客气!”

  面对李建城那一双望着他的大眼睛,方从哲还真是有些无所适从,他说道:“呃,启禀陛下!这个,陛下,近来我朝一直都有官使缺乏的事情,而今年陛下又贬除了一众官使,虽然由下部上任了很多人,但是这下方官吏缺乏的问题却是更严重了,臣等前来就是想和陛下商议一下这件事情!”

  李建城听了他的话邹起来眉头,如方从哲所说这明朝确实是从万历怠政开始就有缺乏官使得事情,这也是导致明朝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大因素。

  于是李建城就问道:“这件事情方首辅和韩学士以为要如何解决!”

  韩旷站上前来说道:“以微臣和首辅商议我们觉得应该要早开科举!”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这童生可不是指孩童,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里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举人可就不简单了,是有资格做官的。

  最后一级会试,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jing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那就是科举考试的考场。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他是一种单间房,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就是经过这样艰苦的考试之后,考生们才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后一试,这就是殿试了。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