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历史上悲惨的异国生涯(改)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了解本书的历史背景,你大可以从后面章节看起。前几章主要是交代历史背景,由于本书到目前都还没vip,不存在凑字坑钱的问题)
李获之的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的,回放着父亲的历史经历。父亲的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在异国的生活是悲惨的。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
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除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
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委员长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
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
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解放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
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剿匪有很大关系。50年代末,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救国军,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解放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共产党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反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后�
李获之的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的,回放着父亲的历史经历。父亲的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在异国的生活是悲惨的。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
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除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
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委员长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
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
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解放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
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剿匪有很大关系。50年代末,解放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救国军,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解放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共产党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反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