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p; 景弘:聪明还不好么?朕也是幼失怙恃,也没见长歪啊。

  殷庭:……犬子……岂敢与……陛下相比。

  小谢:陛下,回头我们来讨论讨论您是怎么定义长歪的。

  6、您从小接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您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景弘:各种治国之策,用人之道,还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弓马骑射。唉,当天子可不是这么容易的,臣工会的,你哪怕不,也绝不能一窍不通。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治国之策,用人之道。

  殷庭:(含笑)小时候,也不过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罢。最重要的却是入仕后恩师教授的东西,那是辅君安民,经纬天下之道。

  7、您什么时候下定决心角逐天下/投身庙堂?这一决定做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对方有关?

  景弘:皇兄猝然夭折之后,朕就成了父皇的独子,哪里还轮得到朕决定什么。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便登临大宝,那时候却还不识得我的兰阶呢。

  殷庭:我苏州殷氏勉强也算是簪缨世家,父祖殷切希望家中有人功成名就光耀门楣,自幼便教我读书应举。

  8、您的政治理想是怎样的?这一理想与对方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差别?

  景弘:四夷咸服,万邦来朝,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殷庭:政治清明,百姓安康,主明臣贤,垂范青史。

  小谢:所以分歧点在于史册?

  景弘:唉,他们读书人,总想着名垂青史,总还是畏惧人言。

  殷庭:臣不敢。

  9、就君主/臣子的身份而言,您觉得您身上最杰出的素质是什么?对方的呢?

  景弘:朕的话,肯定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兰阶则是难得是智虑忠允,德才兼备。

  殷庭:嗯,就臣子而言,惜身忠志罢。至于陛下……用人不疑,最是难得。

  10、就君主/臣子的身份而言,您觉得您身上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对方的呢?

  景弘:朕恐怕是太重感情,他么,太过惜身。

  殷庭:是,臣确实惜身惜命,但陛下最要紧的却是……但凡觉得哪个臣子是不同的,便……十分的倾心相付,毫无防备了。

  11、两位初遇的时间、地点和情境是怎样的?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如何?

  殷庭:初遇是本相及第那年的洛园宴上,本相侥幸得恩师青眼,却只远远望见了陛下一面……而陛下,似乎是没有见到本相。

  景弘:朕那时候是……

  小谢:看来这就是为什么这一题终于是小殷丞相先答的原因了。

  12、初遇时就是君臣的关系吗?如果不是,通过什么方式后来达成了君臣的关系?

  景弘:是!

  殷庭:陛下冲龄即位,在位时间很长。

  13、总体上来说,你们的君臣关系是和睦的吗?和睦或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景弘:总的来说是和睦的,当然也会有不和,和睦和不和的原因倒是一样的,因为朕喜欢他。

  殷庭:(叹气)即使是而今,本相也没法十分坦然地面对被君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