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国政府的担忧
  ***本章节来源六九中文 www*69zw*com请到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杨革在这边闷着头的发展,引起了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方面的警惕,自从听说溥仪来到绥远(内蒙古),他们就一直注意着那边的情况,尤其在溥仪仅用区区二百名说好听点儿是军队,其实就是贡桑的二百名卫士打败了俄国近千名流寇之后,就更加的“关心”起了溥仪的动向。

  归绥方面把他们的这种不安报到了民国临时总理黄孚处,黄郛起初也并不在意,毕竟是下了野的皇帝,能有什么作为,但自从听到了溥仪大建工业以及与东北的张作霖合作,张作霖把绍英待为上宾等消息后,也深感担忧起来,但毕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溥仪那方面也没有什么动情,自己又怎么好派兵赶尽杀绝呢?如果发兵的话,对全国都无法交待。

  于是,黄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一个精明的民国官员做特使,以送家用岁币为由去绥远探查情况,如果溥仪真有野心欲图复辟,那么自己就有理由发兵了。

  而杨革这里呢,仍旧热热闹闹的办他的建国大业,这个季节,来草原收购牛羊和皮毛的商人们多了起来,杨革所办的养牛场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养牛场养出来的牛个个肥头大脑,深受那些贩子们的喜欢。草原上的其它旗也开始效仿这种做法,甚至东北的苞米都涨价了。

  庄士敦在离开了二个月后,给他推荐了几名留学生和几名国外比较有名气的医生,他的军医学校也办了起来,由于流民迁来的太多,杨革只得在城外附近重新盖起了新村镇,以安置流民,凡是愿意当兵的都当兵,愿意做工的,都有工作安排,识点儿字的都给安排入了军校学堂,而未婚的女孩,不管识不识字,都安排进了军医学校,总之一切从简,他现在的方针是宽进宽出,学点儿总比不好的好。毕竟缺人。

  当民国特使杨济民来到时,看到的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向,这才觉得民国方面的担忧是对的。

  “什么?国民政府?蒋介石的人吗?”当杨革听到陈宝琛的话时,楞了好一会儿,蒋介石派人来看我?

  陈宝琛被溥仪的这句话弄的摸不着头脑,他反问道:“蒋介石是谁呀?”

  “一个大坏蛋!”杨革这才时才想到,国民政府是指的北京方面的黄郛,“你是不是说的北京的黄郛呀?他们来找我有什么事呀?”

  陈宝琛说道:“据说是来送家用岁币的。”

  “哈哈,现在来送钱了,送来了就要,叫他放下钱走人!”杨革想起自己被冯玉祥赶出宫时的情景就来气,当时自己多丢人啊。

  “您得见见他,要不然民国那边也不好看,是不是?”陈宝琛知道皇上又耍小脾气了,他耐心的劝道。

  “叫他进来吧。”

  杨济民进门向溥仪走来,伸出手作出握手的姿态说道:“你好,溥仪先生,我是国民政府的特使,给溥仪先生送家用岁币来了。”

  杨革见他直呼自己的名字,连个躬都不躹,不禁有些大怒,自从他来到蒙古后,没有一个人敢直呼自己的名字的,而且连日本人见了自己都要躹躬,这位送钱来的特使算什么东西?

  杨革见他伸着手要与自己握手,他就偏不把手伸出来,而是歪了一下头对着杨济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坐下:“坐下吧。”

  杨济民闹了个没趣,表情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坐下,对溥仪说道:“黄总理派我一来是送岁币,二来是问问溥仪先生还有什么要求没有,只要合理,黄总理说了,都可以答应的。”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