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充。这一切的制造,形成的消耗是恐怖而惊人的!

  所谓战争。就是无时无刻的在烧钱。

  而在历史上的二战,很多时候哪怕是中央军在弹药供应方面都会出现问题。更别说那些地方军了。很多时候在战场上只能是拿着人命去填。

  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拼死的是一种荣耀。但更多的是说明装备的窘迫状态,部队甚至连步枪都无法全军装备。

  即使装备上了步枪,也无法拥有充足的弹药。在战场上和日军对阵,很多时候中国军队的士兵们,手里仅仅是有着十余发子弹而已。

  而当时的日本呢?!根据1941年9月东条英机给裕仁的上奏,当时日本弹药总储备量约为90个师团会战分,平均到51个野战师团,大约每师团能分到1.8师团会战分的弹药。

  巨大的差距,才让日本有了横扫中国的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拥有了挑战英美的底气。但同样的日本为了这些弹药储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资料显示,1937年陆军国防费有56%都是投入在弹药生产里,1938年陆军的国防费76%投入到了弹药生产里,在同一时间技术兵器的增加十分缓慢。所以日本当时是国力贫弱的工业化国家。

  日本为了维持大量的弹药消耗,只能是不断的试图侵占新的资源地。并将那些资源往国内运输,然后再制造武器弹药用于战争。

  掠夺、消耗、再掠夺、再消耗,不断的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本身就国力贫弱的日本在这场长期的拉锯战中被活活耗死。

  后世有些日本人在得知大庆油田的存在时,捶胸顿足。他们甚至认为如果早在日据东北时期,他们就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日本便不会在战争中失败。

  可惜的是,他们忽略了现实的情况。战争不是一项资源的战争,而是综合国力的比拼。钢铁、稀有金属、石油、化工……等等。

  你还需要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程师,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并有大量的资金和粮食以供消耗。这些,日本都没有。

  而作为他们对手的美国,则是有着大量的盈余。当时的美国生产的武器弹药不仅仅供应自身的消耗,还能够大批量的支援当时的英国、苏联和中国。

  而当时仅仅是驼峰航线,运送至中国的物资就高达65万吨。而后来开通的雷多公路,更是将高达147000吨的物资运输进了中国。

  我所计算的,仅仅是截止至战争结束前。也就是说,当时美国供应中国的物资,就高达79万7千吨。

  而美国当时供应给英国及苏联的物资数量。则更加的恐怖。即使是这样,美国仍然有余力支持自己的部队作战。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1940年美国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居当时的世界之首。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余辆,而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

  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

  海军装备方面他们的生产量则更加的恐怖,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且这些军舰、坦克、火炮和士兵枪支的弹药消耗,美国从来就没有短缺过。

  即使投入如此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