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95
  个榜样,圣上脸上也好看也好对群臣说道说道。看来看去就是你了,你倒是振作点儿啊!”贾宝玉一个哆嗦:“你看我是那块料么?不说这个了,殿下近来如何?”树型典?营里人多着呢!

  “你还知道问呐!”孟固说着,扔过来一封信。贾宝玉认得封皮上的印章,那是自己亲手刻的。

  孟固还在嘱咐:“消息不通,不敢私递信件入军营,这回,我这也是夹带的,你好歹小心着点儿。后儿我启程回京的时候,再来拿回信。”

  信颇厚,足足有十几页,打头几页写着京中情势尚可,勿忧,同时嘱咐:“营中诸事你自有分寸,只是令舅之事不可强求,或风光不如前,总无性命之忧,不可强求冒进反招祸患。”贾宝玉看着不由失笑,这人总是这样操心。后面几页纸上的墨迹看着却比前面的旧,从生活的点滴写起,梅花开了、庄子上缴了年货来了……次后附了一页笔迹不同的信纸,是贾珠的,写着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贾宝玉提笔写回信:“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絮絮叨叨把近来的生活轨迹都报告了一遍,以此表明自己一切都好,也没有傻乎乎地想提刀上阵当英雄,颇“有自知之明,我至此,为使胜。设需上阵,责无旁贷,需静坐,亦无怨尤。”总而言之,为了这个最终目标,做什么都行,不在乎出不出风头,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末了说,因为前阵子的家书事件,自己就不写回信给家里了,让徒忻代为说一声便罢。

  吐了一口气,抓起个鸡蛋大小的木头坠子一道封了进去,闲得发慌,贾宝玉终于学会了雕东西,当然只是雕些简单的造型,这是一只小羊,造型有点q,意思也吉祥。其实照他的意思是想雕个羊驼的,但是鉴于这个神兽目前没人认识,又有别的意思……

  孟固带着捷报、俘虏一起上路,回去自然也少不了受赏,皇帝很高兴,年前到了好消息,也不吝封赏。

  贾宝玉曾经问过张炯:“张大人可想更进一步

  143、连战告捷新年抢劫...

  ?”张炯大笑:“你考进翰林,我可没有,怎么进?只要翌日不要有人计较我今天得了好处就好,这机会也是旁人给的,要是他们有能耐又清廉,可没我什么事儿了。”贾宝玉道:“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难。”说完两人都笑了。

  贾宝玉回去给皇帝的密折里就写明了这一点,这个人有用“为惜其才,不可使久废,然为惜其才,亦不可使其有机会更贪而自毁。”简单地说,就像钟点工一样,不过这个钟点工有点儿贵而已。皇帝深以为然。下来给前线的封赏里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泛泛地赏赐了羊酒,将领各一领新衣,贾宝玉也得了一身儿,皇帝欣赏贾宝玉识人的眼光,但是张炯的人品是众所周知的,不能明诏表扬贾宝玉有识人之能,只好在心里记上一笔,至于王子腾更是像碗里的沙子也没有表扬的兴趣。不过,户部这回拨的军么……就算是贾宝玉是不懂行的人也知道,这是一笔巨款,至少超出了常规一成。一场战争的一成用,贾宝玉默,这个钟点工真是够贵的。

  张炯爱财,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算是默契,或者说是潜规则了。有规则就好办事,你爱钱没人品,我花钱消灾,但是官就不给升了,当然,我也不会计较你贪污的事儿,毕竟用得着你,用完就宰会寒了臣下的心。我爱财也不想权利太大,我怕到时候一个把持不住,最后给当成肥羊宰了。彼此心知肚明,却是面对面的时候都不能说的协议就这样达成了。

  把东西分一分,也到了过年的时节了,京中又来了赏赐的年礼,这回人人有份儿,最让人意料不到的居然是……薛蟠趁机资助军需?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