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
了!你只管把书背完就是了,至于讲解,我略提几句你记住就行了,不是说了么?且不用你细剖开了书本做文章。便是老爷问话,只要你背全了,略懂了,不过说你两句罢了。”

  贾宝玉放下心来,贾珠说的与他想的倒是一样。又想既然算是半正式的读书,最好要有个计划,在他看来背书、做题、想法子弄个历年真题和范文什么的看看,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毕竟是没考过科举的,不又问了一句:“老爷说旁的先不要顾,且看《四书》,那旁的书不要看一看的?”用不用看什么辅导教材啊?

  贾珠的脸有一瞬的扭曲,就知道老爷会这样!贾政所说的《四书》固然是根本,然而光背《四书》是绝对没前途的!旁的不说,进学要写的八股,那是要押韵的,除了书本至少还要懂韵,一本《集韵》是少不了的。此外诸诗词、先人文章与诸史也是要稍有涉猎的,为的是用韵用典,让文章显得饱满,否则光会背书解释,不会联系实事作论,那肯定是取不中的。他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可等他抛开其余专一攻圣贤文章,某日没有答出一出自《荀子》的时候,又被贾政臭骂一顿。

  贾珠却不能直说贾政不对,只含糊道:“你先背书,我这里尚有旁的书,你闲时可读一、二,对写文章有好处,自朱子作注以来,后人能徒口解圣人文章者稀,何况是因一句书便要做一篇文章?”

  贾宝玉也听明白了,死背课本,考填空、默写题还行,真要是到了写作文,你就是把字典给背下来却不通修辞手法,不懂文章结构,一应典故都不知道,能写得及格就不错了。由此对贾政十分无语,此人一未下场考过试,二未出题考过人,偏又爱在这个问题上指手划脚,令做儿子的左右为难。最倒霉的就是贾政除了“读书进学”四字之外,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