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姑娘是天才
��:“手不听话。”
李卓航也认为女儿的手“不听话”,并非女儿笨,要知道他教李菡瑶读书认字,李菡瑶都是过目不忘,领悟力也极高,就是那双手不听使唤。
更绝的是,江氏教李菡瑶学女红,教了半天,才转个身的工夫,回来就见她捏着银针趴地上,针上串了一串小蚂蚁,亏她下针那么精准,只不会缝衣服!
厨艺……还没学呢!
吃倒会,口味很挑剔。
李卓航也没心思作画了,看着女儿想:何时他的瑶儿能内外贯通、知行合一呢?
也不知有没有那一天。
李菡瑶的领悟和感知能力十分敏锐,善于捕捉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父母之间的深情、父母对她的温情、月庄月湖的静谧安宁、老宅高墙内深藏的古韵等等。所有这些,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是因为她年岁小,肚里的墨水少,无法精准地遣词造句;二就是这手的表现力太差了。
她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想:爹爹说勤能补拙,我还小,只要勤练习,也会像爹爹一样画出好画儿。
她握着笔,举轻若重,认真描绘自己心中美丽的月湖。
李卓航越看越难受,忽然眼角余光瞥见墨文墨武那两小子盯着姑娘的画,眼睛瞪得老大,一脸震惊。
他立即不悦——这什么表情?
姑娘的画有那么难看吗?
姑娘才五岁,也不想想他们自己在五岁的时候,只会玩泥巴,能画出这么“奇妙”的画?
心里不悦,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很清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把这些下人都赶走,不让他们看李菡瑶写字、作画是不成的,瑶儿用功,身边少不了人伺候。
他心一动,有了一个主意。
他便和颜悦色对李菡瑶道:“瑶儿,写字作画,要凝神心静。你若觉心不静,不妨背背文章。”
李菡瑶信以为真,当即背起《劝学》来,一边背,一边手下不停地绘,果然举止神态都轻松自如了许多,然笔下的“蚯蚓”更加扭曲了,挣扎得厉害……
墨文墨武听姑娘流畅地背诵《劝学》,背的什么他们根本听不懂,青嫩的声音婉如天曲,连月湖的水也荡漾起来,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脸自豪,与有荣焉。
他们浑未察觉自己已被李卓航带歪了,私心里认为:姑娘跟老爷一样聪慧过人,只是年纪还小,多练几次,终会像老爷一样,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
这时,附近邻居听见声音走来瞧热闹。
墨文墨武怕他们打扰到自家姑娘作画,不等他们靠近,忙走过去拦住,说姑娘在作画儿呢,别惊动了。
一大爷问:“这不背书呢吗?”
墨武骄傲地说:“姑娘一边背书,一边作画,一心两用。”
墨文则道:“背书可以静心。”
一婆子赞道:“背的不打顿呢。”
墨武傲然道:“那当然,我们姑娘过目不忘!”
邻居们听了,肃然起敬。
他们低声议论,说李家哪怕生个女儿,也一样继承了父祖的好天分,将来必有造化,也�
李卓航也认为女儿的手“不听话”,并非女儿笨,要知道他教李菡瑶读书认字,李菡瑶都是过目不忘,领悟力也极高,就是那双手不听使唤。
更绝的是,江氏教李菡瑶学女红,教了半天,才转个身的工夫,回来就见她捏着银针趴地上,针上串了一串小蚂蚁,亏她下针那么精准,只不会缝衣服!
厨艺……还没学呢!
吃倒会,口味很挑剔。
李卓航也没心思作画了,看着女儿想:何时他的瑶儿能内外贯通、知行合一呢?
也不知有没有那一天。
李菡瑶的领悟和感知能力十分敏锐,善于捕捉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父母之间的深情、父母对她的温情、月庄月湖的静谧安宁、老宅高墙内深藏的古韵等等。所有这些,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是因为她年岁小,肚里的墨水少,无法精准地遣词造句;二就是这手的表现力太差了。
她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想:爹爹说勤能补拙,我还小,只要勤练习,也会像爹爹一样画出好画儿。
她握着笔,举轻若重,认真描绘自己心中美丽的月湖。
李卓航越看越难受,忽然眼角余光瞥见墨文墨武那两小子盯着姑娘的画,眼睛瞪得老大,一脸震惊。
他立即不悦——这什么表情?
姑娘的画有那么难看吗?
姑娘才五岁,也不想想他们自己在五岁的时候,只会玩泥巴,能画出这么“奇妙”的画?
心里不悦,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很清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把这些下人都赶走,不让他们看李菡瑶写字、作画是不成的,瑶儿用功,身边少不了人伺候。
他心一动,有了一个主意。
他便和颜悦色对李菡瑶道:“瑶儿,写字作画,要凝神心静。你若觉心不静,不妨背背文章。”
李菡瑶信以为真,当即背起《劝学》来,一边背,一边手下不停地绘,果然举止神态都轻松自如了许多,然笔下的“蚯蚓”更加扭曲了,挣扎得厉害……
墨文墨武听姑娘流畅地背诵《劝学》,背的什么他们根本听不懂,青嫩的声音婉如天曲,连月湖的水也荡漾起来,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脸自豪,与有荣焉。
他们浑未察觉自己已被李卓航带歪了,私心里认为:姑娘跟老爷一样聪慧过人,只是年纪还小,多练几次,终会像老爷一样,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
这时,附近邻居听见声音走来瞧热闹。
墨文墨武怕他们打扰到自家姑娘作画,不等他们靠近,忙走过去拦住,说姑娘在作画儿呢,别惊动了。
一大爷问:“这不背书呢吗?”
墨武骄傲地说:“姑娘一边背书,一边作画,一心两用。”
墨文则道:“背书可以静心。”
一婆子赞道:“背的不打顿呢。”
墨武傲然道:“那当然,我们姑娘过目不忘!”
邻居们听了,肃然起敬。
他们低声议论,说李家哪怕生个女儿,也一样继承了父祖的好天分,将来必有造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