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计划赶不上变化
�张东云随口问道。

  一句话将对方不禁问得哑然。

  旁边另一个略微年长一点的陈氏族人这时开口:“我们三个人微力薄,确实难堪大用,不知前辈可否允许我们寻其他族人也来投奔长安?”

  他两个同族,都忍不住看他。

  这男子语气依然沉稳:“我等托庇于长安,自是承了此地主人同前辈您的恩情,定当全力回报。

  陈氏眼下虽然遭了劫难,但底蕴尚在,相信能有为长安城效劳的地方。”

  “守规矩的人,便可以在长安城容身。”张东云语气云淡风轻。

  对方低首:“晚辈明白,谢过长安城主,谢过前辈。”

  他冲另外两个陈氏族人说道:“我去找其他人,你们两个留在这里。”

  少年忍不住说道:“爹,我跟您同去。”

  身旁另外一个陈家人拍拍他的肩膀:“你留在这里,我跟你爹一起出城,分头去找其他人。”

  少年还待再说什么,他父亲止住他:“就这么定了,你一个人留在城里,切记不要生事,低调做人。”

  “是……”少年有些不甘,但还是听从长辈吩咐。

  那两个中年男子当即向张东云告辞,出城而去。

  “城中不养闲人,要么城里做工,要么城外务农,你自行决定。”张东云言道。

  那少年面露难色,这两个活儿他都没干过。

  但在张东云面前,他不敢怠慢:“晚辈去城外田地。”

  城中全是唐军降卒,虽然知道这些人是俘虏被罚做工,但身处这样一群人中间,他还是有些不自在。

  城外除了唐军降卒,还有寒山派弟子,于是少年下意识选择去城外。

  到了田地里,他立马成为被围观的对象。

  虽然大家处境差不多,但寒山派众人,乃至于那些唐军降卒,此刻看着新来的陈家少年,都有一股老资格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城里张东云继续审问那些明光卫。

  陈氏一族来投,从人数上来说或许不多,但那曾经是东唐境内有数的名门世家,武道传承源远流长。

  虽然现在风吹雨打只剩残荷。

  但如果其中出几个能办事跑腿的人才,对眼下刚起步的长安城来说,便是个收获。

  至于说他们正被东唐王朝打压围剿……

  张大城主巴不得对方追杀来长安城呢。

  不过知己知彼仍然是有必要的。

  手头掌握情报讯息越多,越有助于日后长安城的发展。

  通过这些明光卫,张东云多少榨出来些有用的东西。

  例如,他们这次来龙北郡,追捕陈家人固然是第一要务,收集龙北郡当地情报却不是顺带的闲差,而是同样重要的任务。

  对象,正是统军驻扎此地的玄武大将军杜琨。

  杜琨,同唐王世子走得很近。

  而唐王世子,又跟暗阁阁主怨隙颇深。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东唐王朝储君,同东唐的暗夜主宰者,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