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这男子气度不凡,定不属寻常之人,说不定能打探到什么消息。

  “如此便多谢阁下了。”

  元让笑道:“家师给我起了表字,唤我明允便是。”

  男子的随从让出马来,几人策马,不急不缓地前行。

  看刚才分明是官兵却似匪徒的人便能知道,这个县的治安并不好。

  因此也有许多流民流入。

  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甚至连草鞋都没有,光着脚丫子在随处都有碎石的地上行走,鲜血淋漓却不自知,脸上一片漠然。

  偶有行人见了,也没有分给他们半分目光,似是司空见惯了一般。

  赤地千里,易子而食。

  元让这才发现,地上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的尸骨。

  他皱眉,虽在书中读到过描述这些场景的话语,却从没真正亲眼见过。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间炼狱。

  曹操闭目叹道:“如今天下大乱在即,黄巾肆虐,幼主羸弱,奸邪盈巢,董贼专权,朝野上下混乱不堪,多是助纣为虐之人!平定这乱世,当举义兵以诛暴/乱。”

  虽然他说的这句话下藏着某种意图,可却完全是他的真情流露。

  元让认真听着,而后点点头虽这话文绉绉的,措辞却并不讲究繁文锦句,听着也觉的颇有道理。

  这些流民,救助一两个容易,但流民那么多,总不可能每个都救助的了吧。

  若要制止这样的现象,唯有天下安定,方才可以根治。

  虽然不知道“黄巾”、“董贼”是什么,又或许是过太久他忘了,但这些话要表达的大体意思他还是理解的。

  说起来,乱世将起幼主羸弱什么的……

  这到底是个什么时代秦末?汉末?还是晋末?

  不如问问那男子?

  反正他看着也不算奸邪之人。

  奸邪之人没有这么清明的眼神。

  就算有别的心思,那男子也根本奈何不了他。

  大不了一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吓唬吓唬他嘛。

  正当某个自恃武力的“妖怪”,打算破罐子破摔之时,那中年男子又开口了。

  “操虽不才,却也为官多年,行过征讨黄巾之事,有辅佐幼主,平定乱世之心,先前未自报姓名,乃是因不愿为董贼征辟做事,当那走狗,才改名易姓逃出京城,还请明允见谅。”

  在元让观察曹操的同时,曹操也在不动声色的观察他。

  出现的方式匪夷所思,又身负异术,一句话就能得他随行护送,且见到流民神色不忍,是个颇讲义气,心存良善之人。

  反正看着就很好忽悠很好拐走的样子。

  看着年纪分明还未及冠,却有表字,定是发生了什么特殊之事。

  而且这少年眉目间隐有哀戚之色,虽掩藏的极好,却瞒不过一直观察他的曹操的双眼。

  活像个丧妻不久的鳏夫?

  打住……

  曹操内心的小人轻咳一声,暗自觉得一定是他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