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算计
牡丹花簮头的银簮,手指稍稍一捏,牡丹花就像枯萎般,耷拉下头来。

  胡玫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银簮,简直就是面条。

  “记着,以后再见到阿楚,有多远就滚多远,否则……”辛大人将簪子往地上一扔,银簮深深地嵌在石缝里,只留枯萎的牡丹花露在地面上。

  “便如这银簮!”辛大人说完,袍袖一甩,阔步进了医馆。

  胡玫颤巍巍地蹲下来,想将簪子拔出来,可使了浑身的力气,银簮像是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

  簪子是她及笄礼时祖母送的,用了足足二两银,要是被祖母知道弄丢了,少不得又得捱顿责骂。

  胡玫欲哭无泪,又无计可施,呆愣半天,好容易缓过劲儿来,挪着步子往家走。

  医馆里只有一个患者坐在帘子后面,易郎中正在为他施针。

  辛大人见状,自己寻了把椅子坐下,眼角瞥见台面上,易郎中已将自己送的易水砚摆在上面,不由笑了笑。

  易郎中确实是极好的长辈,自从答应他跟易楚的亲事,对他是爱护有加,每隔七八日,必然会为他把脉。

  又说天气渐热,将四物丸里当归减了一成,却加了少许薄荷。

  当初他有意讨好易郎中泰半是因易楚,不曾想易郎中却待他如子侄。辛大人深为触动,越发想要回报过去。

  少顷,易郎中收了针,叮嘱那人,“是常年劳损引起的病症,以后干活时切记量力而行。另外,天虽转热,也不可贪凉,此病最怕受寒……你且回去,过十日再来扎针。”

  病患喏喏应着,服了诊金离开。

  辛大人从怀里取出一本册子,“无意中在书肆看到的,虽然有些道听途说之词,可看着也能了解一二。”

  易郎中接过翻了翻,是本野游记,既无书名也无作者,上面记述着著书人历年游历经过的地方,不但有地理山貌、乡俗风情还简略地画了大致的地形图。

  易郎中点点头,“不错,不错,若是能再详细点,印刷成册,大可供他人借鉴,或留芳后世。”不由生起跟随作者足迹游览名胜古迹之心,“要是能亲眼看看就更好了。”

  辛大人笑道:“岳父何时想去,我与阿楚陪岳父走一趟便是。”

  易郎中突然想起以前他也说过这句话,还是谈到都江堰的时候,他说陪自己去一趟,当时便说得那般笃定。

  哼,难不成一早就知道他定然会将阿楚许给他。

  两人正说着话,卫珂一个箭步蹿了进来,张口便问:“姐夫,您这里有剪刀吗?”

  易郎中指指药箱,“在里头。”

  卫珂拿着剪刀走出门外,不一会,乐呵呵地进来,“真是稀奇事,地上开了朵银牡丹,正好让我看到了。”摊开手心让两人看。

  辛大人自是知道怎么回事,没加理会,易郎中却道:“好好一支簪子,肯定是别人落下的,你这会给人剪断了,待会有人来寻怎么办?”

  卫珂道:“另外半截长在石缝里,怎么也拔不出来,要不我也想不到这个法子。”

  辛大人看了眼簪子,道,“簪子都拧巴成这样了,估计是人不要了的。舅舅尽管留下,真有人来找,照着分量赔给他就是。”

  卫珂平常吵着易楚喊他舅舅,又让辛大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