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他们都将赵琮想得太弱了。

  但此时,还有他能帮赵琮做的。

  他起身,也往外走去,吉祥与吉利跟上他,问道:“郎君去何处?”

  他笑:“宝慈殿。”

  赵琮亲自登上宣德楼。

  从前先帝还在时,每逢上元节等节庆,皆要登楼与民同乐。孙太后名不正言不顺,六年来从未登上过宣德楼。

  如今,此楼终于又站上了一位皇帝。

  赵琮一出现,楼下原本看热闹的平民百姓立即也跟着跪了下来,与雨中的举子同呼万岁。大家从未见过宫中的新官家,但他站在那处,人人便知,那就是皇帝!

  雨本就能够传声,此时这么多的人大声高呼万岁,仿佛能传到千里之外。

  赵琮都不禁一怔。

  此时他才明白,到底何为皇帝。

  楼下的人却还在一声声高呼,不愿停下,直到福禄高声道:“起身!”

  下面众人却不愿起身,哪怕下着雨,迷了眼睛,也要抬头看着他。

  赵琮再看了福禄一眼,福禄再道:“陛下有话要示下!”

  众人立即噤声,方才仿佛要震破雨幕的声音立即消失,整片天地间,似乎只剩连绵不断的雨声,以及赵琮他自己的心跳声。

  赵琮没法不激动,没法不兴奋。

  这个时代,皇帝等于天命,天命等于道义。

  他不想搞个人崇拜,也不得不承认,他被所有人崇拜着。虽然目前仅因他是皇帝这个身份才被众人崇拜,他也不由兴奋。

  他更想做一个真正值得众人崇拜与信任的皇帝,而不仅仅是这个身份。

  大抵每一个帝王皆是如此,所以无数多的人为了这个位置抢破脑袋,不惜流血、流泪,也不惜引起战火蔓延。

  赵琮往前又走一步,开口道:“诸位先请起!”

  几乎从未有过帝王用“请”这个字,赵琮无意真搞什么所谓的平等与民主,这个时代并不合适。但这些大多心地善良的平民老百姓,他也愿善意对待。

  赵琮的声音本不大,但他站在宣德楼上,与众人离得较近,又有雨声的传播,前排的人均能听见他的声音。

  他的音色本就极美,有雨声的和音,更被雨水湿润,声音变得愈发悦耳。

  楼下众人既是激动,也是感动,后排的百姓纷纷站了起来,再往后的百姓即便听不到,也随着一一站起来。

  只是前头,萧棠为首的书生,一个未起。

  赵琮只得再道:“各位举子也请起!”

  萧棠此时抬头,高呼:“陛下!”

  赵琮与他皆装作互不相识,赵琮问:“这位学生,姓甚名谁,又有何话要说?”

  萧棠磕了个头,直起腰板,声音铮铮,言辞凿凿:“陛下,学生乃江南东路江宁府歙州人士,姓萧名棠字子繁,是元兆五年江宁府试的第二名。之所以与百名举子共跪此处,实因学生与他们皆有巨大困惑而不得解!”

  “你有何困惑?”

  “陛下,学生读书二十载,纵观前朝历史,常见有太后因帝年少而听政,此事本常见。学生不解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