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火烧青楼?神秘符文

  长安城里,一些有心的官家商贾,捐了银钱,又带着外边的良医,来为病坊里的孤儿老人问诊的,是常有的事。所以,佛堂里的僧人见他们行事,并不奇怪,看他们是累了,便招呼他们进内喝杯茶水,歇息一下。

  “二位施主,有心了。这边喝杯茶水!”僧人合十施礼,忽然瞥见郭暧右腕上,也挂有一串佛珠,知道是一位俗家弟子,更深深鞠躬,再念了一遍阿弥陀佛。

  “师父费心了!”二人进内,见佛堂里有几具蒲团,便捡了坐下,僧人奉上了茶。

  “二位施主,不知是哪家的善人,也好让僧人在佛祖面前,多多诵念!”和尚面目慈悲,合十双掌问起。

  官家求升官,商贾求发财,这些善男信女,纵然有心的,每每来时,也是于佛祖有求的,僧人这样问,也是礼数。

  “哦,敝家姓郭,在东市做些瓷器生意!”郭暧呷了一口茶,对着堂中的佛祖和观音,半真半假说了句,希望佛祖和观音不会怪罪。

  “哦,原来是郭施主!看施主也是信徒,真是有心了,往日里并不见得二位,莫怪僧人无礼才好!”和尚一直很客气。

  郭暧、鲜于燕,与这和尚慢慢攀谈起来,偶尔的四下看看,没看到什么异状。

  仔细看看,却发现那尊铁鼎有些奇怪之处。鼎由混铁铸成,非常的厚重,自然不会因为平日里插几柱香,而晃动了位置。

  可眼下这尊笨重的铁鼎,却似乎有被人挪动的痕迹,而且是经常的转动,不但三支鼎足下有明显的摩擦痕迹,就连铺在下面的方砖,都被磨出了三道极有规律的轨迹。看来是经常有人把它依照同样的方向,转动,又转回。

  但这尊铁鼎本身也没什么奇怪之处,鼎腹上只有一个“万”字符号,也是一体铸成,双耳,也是一体铸成。莫非,在后边?

  打定主意,郭暧便称叨扰多时,招呼鲜于燕便要离去,临走,向和尚讨了一炷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郭暧燃起香,摇灭了火焰,依礼数拜罢,便上前把香火插入了铁鼎积沉许久的香灰中。

  鼎并不高,入香时还要俯下身子,只见他微微前倾,起身时,又借机向鼎后跨了一步,鼎后的符文,已清楚看在眼里。

  郭暧一惊,这佛堂铁鼎后的图案,很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