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也赶紧从家中菜园里割来新鲜的蔬菜,从j窝里掏出j蛋送到部队。有的青年农民干脆跑到池塘里捞起鲜鱼,刮鳞破肚后送给部队。

  军民关系融洽,这样就为部队住下来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后面也没有了追兵,显然可以在此住一段进行整编。

  部队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便在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余洒度、余贲民、苏先骏、宛希先等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士兵委员熊寿祺等参加了会议。

  召开这次会议,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这个想法是毛泽东从文家市到三湾的途中逐渐形成的。从文家市出发后,毛泽东宣布部队将继续开往罗霄山脉中段的崇山峻岭之中,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可是路上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逃亡不断,士气不振,不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成。

  眼前的这些现象,使毛泽东深有感触,觉得当前革命最需要的是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要靠自觉,不能勉强。大浪淘沙,不坚定的走了,留下来的才是金子。革命需要的是一支精干的、可靠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去开创艰苦卓绝的事业。

  第十二章 碧血罗霄(10)

  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说明了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他说:

  “从文家市以来部队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许多人都不告而别了,开小差的天天都有,有的人还公开煽动:‘你走不走!’‘往哪儿走?’部队是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再不整顿,我们都很难再带兵了。今晚请大家来,就是商量这件事,请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可是众人听了他的话后,都觉得很难拿出主意。余洒度、苏先骏也一言不发,于是大家都闷不作声。一时间,会场气氛沉闷。

  毛泽东接着提出建议说:“我想当务之急,首先是进行缩编,撤消师的建制,全师编为一个团,实实在在的,不图虚名,公开宣布愿走者走,发路费,愿留者留!”

  听完毛泽东的这句话,苏先骏表态说:“我同意缩编。”但接着又说:“我们初来乍到,落脚刚稳,保持师的编号可以虚张声势,吓唬敌人,兵不厌诈嘛!”

  余洒度也立即附和道:“如果缩编成团,那么多军官怎么办?这不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士气吗?另外,我觉得公开宣布愿走愿留,恐怕也不行。弄得不好,人会走光的。”

  “我看不见得吧!大浪淘沙,革命立场不坚定的人走了也不足惜。我相信大多数是不会走的,还会坚持革命的!”余贲民见苏、余二人实际上都在反对毛泽东的意见,分明在故意与毛委员唱反调,赶紧c了一句。

  “至于多余的军官,可以成立一个军官队嘛!”毛泽东何尝不知道苏、余的用心,接着余贲民的话,继续补充道。

  “这样好,免得官多不管事。”余责民满口称赞。

  作为党代表参加会议的宛希先、熊寿祺等亦表态赞成。

  余洒度见多数人都赞成缩编,只好无奈地表示:“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样办吧!”

  毛泽东开始问余洒度,说:“那我问你,是否愿当缩编后的团长?”

  余洒度马上直摇头,说:“还是另选贤人吧,不要选我了。”余洒度当时不仅是嫌官小,而且对革命已经心灰意冷。

  众人本来对余洒度一再指挥失误心中就有气,一见他不愿当团长,求之不得。便七嘴八舌地推荐其他人选。有人提议张子清,有人提议陈浩,都是一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