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
母亲和妹妹的。他一直细心地呵护着,生怕那月饼和粽叶粑会弄坏了一点点。最终还是被无情的子弹打碎了,滚热的鲜血,透过月饼和粽叶粑,汩汩地往外流……

  杨小雪开初试图从战友的尸体堆中挣脱出来,但丝毫也不能动弹,她全身是血,满脸是泪。一会儿便晕了过去……

  敌人接连发起三次冲击,留下无数具尸体,还是没能占领马鞍山制高点。

  那个疯狂扫s的机枪火力点,也终于被起义军战士端掉。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的军旗——镰刀斧头旗,被打得百孔千疮。但她没有倒下,依旧在东门的山顶上傲然挺立。她仿佛不是一面普通的军旗,而是旗之魂。

  ——她仿佛不是c在马鞍山的泥士之中,而是c在一个民族心灵的土壤上,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飘荡着中国农民寻求生存之路的梦境,燃烧着生命的烈焰……

  那么神圣,那么美丽。

  这样的旗帜,是不可能倒下的。永远。

  六、

  三团二营刚刚打退冲锋的敌军,又一大批敌人漫山遍野地朝山上爬。

  这时马鞍山左侧的树林里,忽然几声地动山摇的炮声,白沙镇和东门镇的农民支援队,在树林里架好了松树炮,还有廖才福那一架神奇的长龙炮,朝着山坡的敌人一齐开火。

  一炮一炮在山坡上炸开,腾起冲天大火,每落下一炮,敌人便倒下一片。

  紧接着,在马鞍山后围,到处响起急风暴雨般的枪声,那声响酷似重机枪,一声声惊天动地,和炮声连在一起,整个马鞍山被硝烟笼罩。当地农民组织将一家爆竹厂运来的大批爆竹,装进洋铁桶里燃放,“冲呀!杀呀!”的呐喊声,从树林里传来。敌人以为来了大部队,正在发愣的时候,三团二营的指战员这时一声呐喊,端起长枪、梭镖和大刀,如下山猛虎,朝敌人冲过去!

  山坡上的敌人立即溃退下去……

  可是,敌军越来越多,而且有一部分已经冲进东门镇边。

  在此情况下,这支新建的农军部队很难抵抗,毛泽东感到不宜久战,指示苏先骏组织部队立即突围撤退。

  但东门居于羊牯垴之下,要顺利突围,首先必须夺回羊牯垴阵地。二营在马鞍山打退敌人的进攻后,便与一营分两路进攻羊牯垴。

  第十章  血战东门(8)

  此时,这支新部队攻坚的能力实在有限,除了一些“湘造”、“汉阳造”、“九响枪”这些陈旧的步枪外,多数人拿的还是梭镖和大刀。战士们冲到羊牯垴山坡上,一遇到密集的重机枪火力压制,简直无法前进,一、二营几次冲锋都败退下来。

  接着,团部下了死命令,要一营和三营并力反攻,夺取羊牯垴敌人的机枪阵地。

  三营长汤采之,身先士卒,率全营战士多次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

  在最后一次冲锋中,汤采之猛地跃起,高喊:“我们是共产党员,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安全转移,我们一定要夺下羊牯垴。同志们冲啊!”

  他带领三营战士,不顾敌人的密集火力,不断发起冲锋,向山顶步步进。可是,冲到半山腰时,一颗子弹打中汤采之腹部,汤采之倒了下去。

  不一会,汤采之被枪声震醒。他见战友们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就把流出的肠子塞回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