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部分
��意姚元之接手就冲了出去。对于这种局面,姚元之深深叹了一口气,抱起那堆卷宗就回到了自己的桌案。当然也没忘了把另一堆撂给了自己的同僚。

  倘若说,年仅十七岁的宋在刚刚中进士地时候还憧憬着自己日后拜相的风光,那么,在跟着姚元之学了一年的政务,差点年少白头之后,他就货真价实地感受到了重任压肩的压力,暗地里没少埋怨过自己那个懒散的直接上司。

  而那些羡慕得他要死的同科进士。绝不会想到少年成名的他竟在盼望能够外放。

  李贤兴冲冲地出了东宫重光门,穿过了左藏库和弘文馆,直接冲进了门下省。来来往往和正在办事地官员都见惯了横冲直撞的他,几乎全都是各干各的事没有一个人理会。于是,李贤轻而易举就分辨出了一个鹤立j群的人影和那些文官相比。那人身材颀长,肩膀极其宽阔,那袭蓝色大氅披在肩上,遮去了整个人的身型。虽说看不见正面,但他一眼就断定那是刚刚回来地慕容复,却没有出声,只是抱手在那边笑呵呵站着。

  不多时,慕容复就办好了一应回京手续。谢了那个官员就转过了身子,结果一眼就看见了李贤。他先是露出了惊喜交加的表情,前冲了好几步方才记起这不是私底下,而是门下省重地。慌忙拜倒在地。

  “殿下……”

  还不等他把话说完,李贤就一把扯起了他,在那肩膀上捏了一记,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小子,果然有出息。这几年不但长高了也壮实了!好了。办完了事就跟我走,我有事情吩咐你!”言罢他不由分说拉起人就走。等到闻声而来的刘之赶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有李贤的一个背影。

  被火烧火燎地急令召回洛阳,慕容复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些年在辽东深得薛仁贵器重,一路升迁顺风顺水,当然知道自己是有功无过。然而,他毕竟是出自吐谷浑,和那些土生土长的大唐人,所以他地心里也有些忐忑。

  “弘化大长公主正好在洛阳,你回头去见见,毕竟那也算是你母亲。”李贤打头先吩咐了这么一句,瞧见慕容复一下子呆住了,便无可奈何地揪了一下自己的胡子,心中鬼使神差地生出了一个念头。什么时候,他也变成胡子拉碴的大叔了?

  慕容复此时本能地感觉到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见李贤犯了踌躇,这种预感顿时更强烈了。只不过,李贤没开口说,他也不太好问,站在那里七上八下,再没了在诸部酋长面前侃侃而谈的自信,也没了镇压叛乱时杀伐决断地狠辣。

  “这么说吧,你的父亲诺曷钵已经没法掌控吐谷浑的局势了,你那两个哥哥内斗得厉害,让弘化大长公主既伤心又失望。她此来大唐,就是代表诺曷钵来的。诺曷钵想要退位,另外则是希望陛下下旨册封新任吐谷浑

  见慕容复只是看看着他没有答话,李贤便知道这个敏锐的小子多半是察觉到了什么,便不再打马虎眼:“弘化大长公主地意思是,她那两个儿子无论谁当了吐谷浑王,只怕都会坏事,所以提出将两人以册封地名义召来,然后让他们留在长安或洛阳,由你前去担任吐谷浑王。”

  如果换成当年饱受两个兄长欺辱,只能仰望那王位的慕容复,此时此刻兴许一口答应了。然而,如今慕容复已经在大唐呆了多年,眼界再也不是当日那个强忍屈辱地少年,对于那个残破的王座并没有多大渴望。几乎是毫不思索地,他就摇了摇头。

  “师傅,母亲想得太容易了。大哥和二哥自小就作为王位的候选人,早就纠集了一大批贵族作为后援,倘若贸贸然把他们扣留在长安或是洛阳,转眼间就有大批吐谷浑贵族投靠吐蕃。这种情形当年吐蕃大举北进的时候就有过一回,还是因为师傅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