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部分
�况下。丈夫居然一点都不肯退让,临到末了居然还丢下了这样不经思考的责问。

  太上皇李治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这一天的大朝不欢而散地时候,所有人心中都装着这样的疑问,尤其是政事堂六人组更是心里沉甸甸的。走着走着,上官仪瞥见旁边晃过一个人影。竟不知哪里来的敏捷。猛地蹿上去拉住了那人的袖子。

  “狄郎中,你如今掌管国库。若是太上皇坚持要造明堂,这国库可能支撑得住?”

  被称作狄郎中的自然是度支郎中狄仁杰。今天在朝堂上,他并不在那附议的行列之中。面对老上官地责问和其余宰相的犀利眼神,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国库这两年节余不过在二千万钱上下,折合不过两万贯。这明堂花费何止亿万,若是现在营造,这国库只怕是兜底了也不够。盖因先前征高句丽,封禅泰山,修大明宫,诸多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只不过,各位相公今日劝谏得有些过了,太上皇这一大怒,光景就很难说了。”

  提到这种关键问题,郝处俊顿时想到狄仁杰刚刚并没有反对,心中不免有些看法,当下就冷冷地说:“我等既然忝为宰相,即便让陛下不高兴,该说的话还是得说。你是度支郎中,国库状况如此,也应该让陛下知道!”

  对于这样地责难,狄仁杰并不慌张,拱了拱手便正色道:“劝谏自是理所应当,可各位可曾设身处地为太上皇想过?太上皇如今正当盛年,虽说顽疾在身,但已经很久不曾发作,一朝退位上皇,放权陛下,这偶尔提出一桩大事便遭如此反对,试问心里可会好过?”

  这话上官仪等人不是没想过,但还没有想得那么深入。尤其是裴炎和刘之这种壮年上位的人,更是陷入了深入的思考当中。狄仁杰也不打扰这六位宰相,道了一声告辞便悄悄离去。他并没有注意到,离这边没多远的李贤正好把这番话收进了耳中。

  看来,这情况连狄仁杰都已经察觉到了。

  李贤叹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空。这金秋的天气极好,万里长空一碧如洗,不见半丝云彩。间或个把鸟儿飞过,发出了或悦耳或难听的鸣声。置身这乾元殿前的广场,虽说远远近近都有人,可就是能体会到一种孤寂地味道。想来他有这种感觉,只怕他上头那三位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这边李弘前脚回到徽猷殿,后脚就有官员求见,这不禁让某名不副实的皇帝呆了一呆。他之所以名不副实,倒不是手中皇权不够。李治倒是说话算话只决断军国大事,奈何他地身体禁不起一天四个时辰的工作,所以接见的官员就只有宰相外加一个李贤。其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状况,很少前来烦他。

  面对这一难得地情况,他何尝不知道人家多半是因为今天地明堂之事。虽说很想让内侍出去把人打发走,但他最终还是下令见了。然而,就是这心血来潮的一次见面,一下子让某皇帝陷入了空前地迷茫和惘然,下午竟是破天荒没有遵照孙思邈的调养方子。

  由于心烦意乱再加上不想面对上官仪等人,想着武后已经回来了,每天自己不用埋在公务堆中,李贤干脆也不回东宫,直接从右掖门上了天街,直奔自己家。这一进家门,他就从看门的那里得知自己的娘子们全都跑到程家老宅赏菊了,不禁为之大愕。算了,没人也好,他就不至于担心乱七八糟的点心,可以好好睡一觉。

  “把大门关上,不管是谁也甭开!”

  吩咐完这一句之后,他便拖着沉重的步伐直奔自己的住处,扒下外套就直接一头扎在了床上。大约是这些天确实睡眠不足劳心劳力,没过多久,他就发出了一阵鼾声。等到两个收拾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