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部分
�,送到卢国公程处默那里去!”

  长安城中一幅外松内紧地情形,而李贤这一边却是一幅外紧内松的情形。之所以外紧,那是因为随行的高句丽王族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和贵族是到时候献俘昭陵的主角,少了任意一个都会是莫大的麻烦;之所以内松,那是因为李贤他们着实找不到其他事做,而李绩虽说病了却不是一味昏睡养精神的人,于是马车中干脆开起了兵法大讲堂。

  “两军对战在乎谋勇,然对战之外,则在乎势。”

  斜倚在软榻上,身下铺着厚厚地被子和垫子,脑袋后枕着李贤命人特制的枕头,李绩手拿一卷自己的兵法,对面前聚精会神倾听的几个人讲述着“英公兵法”。从一个势字,他引申开去无数,有战场之势,朝堂之势,人员之势,山川之势,总而言之,他讲得滔滔不绝,底下的人听得心领神会,就连苏毓作为唯一的女流之辈,也是频频点头大有收获。

  “所以说,现在的事情,也在审时度势这四个字。”

  虽说最初的反应和李贤他们这些年轻人没多大差别,但李绩毕竟是

  雨中过来地人,惊诧过后很快也就恢复了过来——就坏,这能挽回皇帝失明地事实?他又不是大夫,如今能做的唯有教好李贤这些年轻的,然后静看事件发展罢了。

  登州刺史王喜为李绩特别安排地座车经过了加宽加高设计,前头愣是用了四匹马,因此这车厢中坐了六个人也不嫌拥挤。这其中,倘若不是有苏毓在场,李贤几乎想学李绩那样躺着,此时听完李绩这一通势论之后,他掐着眉心揉了两下,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师傅的意思我明白,横竖母后执政太子监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事情轮不到也用不着我去c心,只要缓缓发布一些消息。朝臣们兴许也禁得住。高句丽新定,新罗也不过是以力压服,若是让那些叛逆觑着光景突然反击,只怕老薛也会忙乱一阵子。总而言之,以静制动,我们正好在这路上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人家都是说路途辛苦,偏生你居然说在路上养精蓄锐!不过,照这个走法。别说一个半月。只怕两个月也未必能赶到长安。你就不怕回去了给天后陛下揪耳朵!”

  李敬业听了李贤这话,立刻笑骂了一通,程伯虎更是没好气地一拳擂在李贤的肩膀上。倒是苏想起了李贤用在马车上地那几个铁圈似的小玩意,忍不住抿嘴一笑:“司空大人如今尚在病中,六郎可谓是找足了借口,这尊师重道四个字压下来,谁能说他的不是?”

  “小苏这话说对了。他就是占我这个老头子的光,趁机偷懒!”李绩笑眯眯地揪了两下胡子,那面上的皱纹仿佛都被这笑容抚平了,“过两天就要路过冀州,你和三娘回去收拾一下,然后追上我们会合,大家一起回长安,既热闹又喜气。怎么样?”

  苏毓没料想李绩会忽然关心这个。不由一愣,低头思索了片刻,想想这马队速度也就比爬快那么一点。自己若是快马加鞭一定能够赶上,遂抬头答应了一声,匆匆出了车厢去和卢三娘商议。她前脚刚走,后脚车厢里的李敬业和程伯虎就开始起哄了。

  李敬业的口气中充满了酸溜溜的味道:“六郎,显见小苏对你大有情意,否则怎么会答应得这么爽快?先是小许,然后是小苏,你小子还真是艳福齐天!”

  程伯虎则是更直接:“我还是当初那句话,虽说我没缘份,但要是你对不起她,我第一个不放过你!”

  李贤脸皮本就厚,面对两人地打趣自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抢过李绩手中那卷书就开始做聚精会神读书状。一旁地薛丁山猛地想到老爹这安东大都护少说也得当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