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 不过,他们就不像先帝亲子那般扎扎实实满二十七月了,而是真正以日代月,守孝二十七天就好。

  民间因为先帝和太皇太后的孝期,有段时间没有节庆可过,连日常娱乐也暂时停止,哪怕有人不想这么严格守孝,也只敢偷偷放松。

  但在绥锦的煜亲王府,晓年带着荣年和慕年,却是脱下锦袍,换上浅色麻衣。

  接到京中的传信,知道刘宾天的消息时,晓年其实跟刘煜当场的反应一样,满脑子都是不可置信。

  晓年和刘煜不愧是心有灵犀、极有默契的一对,他怎么也不相信刘竟然就这样轻易死了。

  作为大夫的晓年更是犯了职业病,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病让几个月前还有力拾叛党的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一命呜呼了。

  其实,他与这位先帝也算是“老相识”了,早在数年前于天京校场就有过一面之缘,也是从那时起,简小大夫开始知晓这位皇帝陛下这么多年对刘煜的所作所为。

  仔细回想,他们经历的这几年的四处奔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是拜刘所赐,晓年对他不断的纠缠和打扰已经反感透顶、厌烦至极。

  但再怎么讨厌这个人,晓年和煜亲王一样,从未真心想到要诅咒刘早点去死。

  这不仅是因为身为大夫的晓年宅心仁厚才存有善念,而更重要的是,刘毕竟是小虎崽的亲生父亲。

  事实上,在他们全家搬到绥锦,过上舒心的小日子之后,晓年就更希望刘长命百岁了,是真心希望。

  只要他们以后能井水不犯河水,不打扰彼此的生活,晓年甚至是有些感谢刘的……感谢他虽然没能保护他们,但至少给了荣年和慕年生命,让沅嫔生下孩子,还算计了煜亲王一回,激得刘煜把两个小宝贝接出了皇宫、又带到了王府。

  当然,他对小虎崽的各种不公平,也被晓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只是没有刘,晓年也要把荣年和慕年养得健健康康,让他们开开心心地长大,所以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个讨厌的人身上。

  然而,皇宫里那个城府深、心思重又好像有被害妄想症的帝王,终究没能逃过病死的悲惨结局。

  只是让晓年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连死都没有消停一下,充分展现了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拿煜亲王当眼中钉、肉中刺的执着。

  晓年经过最初的震惊之后,当然又知道先帝的遗旨和最后的那道口谕。

  那遗旨令煜亲王辅佐新帝,把晓年的刘煜留在了京中;而那道口谕,则以刘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让刘煜难堪、受旁人猜忌,让晓年心疼至极。

  虽然知道刘煜根本没有夺位的打算,那口谕说了等于没说、完全是刘瞎劲,但听到那个版本还是让人非常不爽。

  什么叫“若新帝可辅,辅之;如其不才,煜可自取”,你这厮自己教出来的太子有没有才德、是不是聪慧,你自己心里没有点数吗?!

  因为这道口谕,晓年恨不得立刻飞到刘煜的身边,陪着他,保护他,为他挡住那些不善的眼神和诛心的流言蜚语。

  但他却到底不能这么任性……因为他还要留在绥锦,为他守着煜亲王府,要照顾小虎崽,和同样受到惊吓、并为刘煜感到担忧的简家人。

  得知刘对二皇子和三皇子全然无视,根本没有任何安排的时候,晓年就更加愤怒了。

  难道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