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京胡、二胡、马头琴。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光有乐还不够,要说礼。这个礼更讲究了,从四书五经开始讲起。这个节目才开始策划,内容太多太杂了。四书五经别说都讲,讲一半也得用半年。由“礼从何来”开始讲。

  节目基调定下来,就好办多了。主持人也不打算用太传统的形式,知名演员王刚老师,就很合适嘛!画风也不必太正式,让人适当放松放松,听听故事,了解了解国家的传统礼仪,穿插讲一讲传统节日、传统的艺术。每期请几位专业人士作为嘉宾,来给大家展示乐器,说一说专业的东西。节目打算先做三季,看一看效果。一季是两位嘉宾,一定要请年轻一点的嘉宾,这样也能调动年轻的观众的兴致。

  说真的,这两年央视出品的纪录片受众面非常广,《舌尖》那是上到八十老人,下到三岁孩童都非常喜爱啊!用心起来,纪录片不比商业大片效果差!这次的这一档特殊综艺央视也下不少功夫。第一季固定嘉宾是江颜和柳卿音。这位柳姐姐是学琵琶的,她的简历比江颜丰富许多,得称一声大师。

  第一个要出场的乐器,古琴当仁不让。这是一个从神话中走出来的乐器,它见证了华夏由奉神到人定胜天,文王武王加持过,也是周公制礼开始的第一乐器。江颜作为固定嘉宾,流动嘉宾就要另请一个了。

  没有想到,高老爷子赢了邀请亲自来参加节目了。古琴协会里面的人心里有数,老爷子这是要捧江颜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点少。。。别见怪,么么哒~

  看到大家的藏和留言了~非常感谢~

  然后江颜要开始做点正事了,当常驻嘉宾和星辰大海不冲突哈~

  第27章征程:礼乐华夏

  其他节目来说,嘉宾也是有台本的。央视没有,只有流程提示,问答环节都是临场发挥,这就是考验他们专业性的时刻了。第一集是古琴的讲述,对于江颜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对柳姐姐来说还是需要大量的翻阅资料,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吃亏的地方,因为后面也会有琵琶的专集讲解,都是需要自己下功夫的。

  柳姐姐人很好相处,之前排的时候就和江颜加了微信。身为青年“老”艺术家之一,两个人志趣十分相投,凑在一起研究曲谱什么的,相当之合得来了。录节目期间柳姐姐也留在帝都,没事儿就找江颜,还一道儿梨园听戏。没事凑在一起做个点心,关系也就非常近了。

  因为是节目第一次亮相,第一季第一集,不容闪失,大家提前忙活起来。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开场的时候王刚老师照着主持人的词自然而然的开始,“那么到底何谓华夏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上下五千年未曾停断的乐章!《礼乐华夏》”

  王老师说完,台下掌声雷动,“我华夏自古而来就是礼仪之邦,衣必美,物必丰盛,人必礼学,国必利益,君臣必称吾国吾民!自古而来我们就是礼乐之邦,礼乐不分家,那么大家一定很好奇,这礼从何来,而这乐从何来呢?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礼乐之章一起,央视背后的舞美效果流动起来,大屏幕环绕舞台,从我们生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开始,又从教三圣立教,周公制礼来说,于是我们从的信仰从神到人。我们的乐,也从帝王,到百姓。这就非常热闹了,从大雅的古琴筝琶,到喜丧红白事大俗的唢呐铜锣,礼也好,乐也罢,几千年融入了华夏人的血液。即使我们发展的再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