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
��还一直欠着等西北战事结束呢。

  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捞钱捞得很不爽,边军的粮饷几乎都用来支持西北战事了,南京户部也被阳明一脉把持了,除去这两块大肥肉,朝廷还有屁的油水。

  他都当上内阁首辅了,而且嘉靖这会儿都不管事了,朝廷几乎是他说了算,他竟然捞得比以前还少,这怎么行!

  这仗,肯定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杨聪这家伙,也不能放任其掌控边军,继续捞取功绩了。

  他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票拟附在奏折上面,随即便命人将奏折送进宫中,请嘉靖“定夺”去了。

  这个时候,他虽然差不多已经独揽朝纲,这种事他却也不敢“擅自做主”,他也知道,杨聪的能量,如果他敢瞒着嘉靖胡搞瞎搞,杨聪肯定会跑嘉靖跟前去告状。

  嘉靖虽然糊涂,却不是什么傻子,有些事情如果做的太过头了,嘉靖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来的。

  他对这个分寸把握的还是相当好的,要不然嘉靖也不会被他忽悠成犬了。

  嘉靖看到奏折,这才记起来,杨聪都收复河套了,这么大的功绩,还没给人家赏赐呢。

  这段时间,他着实被丧子之痛折磨的有点神志不清了,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给忘了。

  至于杨聪所提的收复西套之策,严嵩在票拟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不是不行,而是条件不允许。

  这会儿朝廷可是勒紧裤腰带在支持西北的战事,不管是南京户部还是京城户部都在苦苦支撑,再这样搞下去,不说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粮饷,恐怕就是朝廷官员的俸禄都要出问题了。

  收复西套可是旷日持久的大战,朝廷,负担不起啊!

  说实话,嘉靖对这会儿的形势已经很满意了,河套收复以后,鞑子想要入寇中原就没那么方便了,而且,西套离京城足有四五千里,鞑子也不大可能打到京城来了,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杨聪的奖赏问题了。

  其他人倒好说,随便升几级便成,杨聪这会儿可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了,再升,那可就是正一品了,大明这一百多年来,好像还没有活着便升到正一品的文官呢,能给杨聪升吗?

  嘉靖又有点犹豫了,毕竟,大明没这先例啊,他是任性,但也不是不讲规矩,特别是对于别人的事情,他还是比较趋向于按规矩来的,对于自己的事情他才会任性胡来。

  他犹豫不决之下,只能命人招严嵩前来商议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惟中,清风这收复河套之功如何奖赏呢,升为太师、太傅又或太保吗?这样做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杨聪这一升上去,我这脸往哪里搁啊!

  我可是内阁首辅,才正二品,杨聪如果升为正一品,我哪还有脸面。

  严嵩当然不想杨聪升为正一品,那样一来,他的脸就要被杨聪给打肿了,至于怎么奖赏杨聪,其实,他早就考虑好了,只是嘉靖一直没提,他也懒得说。

  这种事,能拖一天是一天,毕竟,拖的越久,杨聪心里就越不爽,杨聪心里越不爽,他心里越爽!

  这会儿嘉靖既然问起了,他自然不好意思再拖下去了。

  他假假意思思索了一阵,随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