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三四章 钱多的烧
/>   这家伙,好贪啊!

  弗兰迪克心里已经咒骂开了,不过,表面上他还是恭敬的道:“总督阁下,那您觉得这价格怎么算合适呢?”

  杨聪估摸了一会儿,随即不容置疑道:“这样吧,你们如果想拿货,价格就按大明本地物价的十倍计算。”

  啊!

  他这话一出,不但弗兰迪克目瞪口呆,就连一旁的俞大猷等将领也大吃一惊。

  开玩笑的吧?

  你不想卖就直说啊,十倍的价格,谁能接受!

  杨聪是开玩笑的吗?

  当然不是。

  他早就打听过了,大明的货物运到欧陆之后价格最少会翻二十倍以上!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东西他们都生产不出来,有些东西,就算他们能生产,质量也没法跟大明生产的比。

  这时候的欧陆可没有后世发达,他们除了造船技术赶上了大明,其他方面基本都很落后。

  像瓷器、绫罗绸缎等“高端”商品,他们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像普通布匹,他们是能生产,但是做出来的质量根本没法和大明生产的比。

  还有诸如茶叶和药材之类的,他们根本就不会种植。

  说实话,这些东西本就不是生活必需品,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追捧呢?

  这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满世界到处殖民,到处抢,成暴发户了,钱多的烧啊!

  他们每年从非洲和美洲殖民地掠夺的金银那都是以吨来计算的,换算成大明的计量方法,那就是数千万两白银一年,突然间多出这么多钱怎么办呢?

  那自然是可劲的花,看上什么就买什么。

  比如说瓷器,原本欧陆人也不是没有东西盛食物,贵族一般都用铜器、银器甚或是金器,平民则一般用木器,至于面包什么的,直接用篮子装着就行了,也没那么多讲究。

  但是,这些东西都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好清洁。

  那时候的工艺可没现代发达,铜器、银器、金器和木器什么的都是手工加工出来的,表面那是相当粗糙的。

  至于电视里,那基本都是骗人的,什么欧洲中世纪贵族家庭里用金器银器都是光滑如镜,闪光发亮的,那就是开国际玩笑。

  那些都是现代工艺加工出来的,用机器压铸出外形,再用电镀在表面均匀的镀上一层薄薄的金银,甚或是装饰铬,那自然是光滑如镜。

  欧陆这会儿哪里有什么压铸技术,更没有什么电镀技术,金器银器什么的加工出来看上去是平的就算不错了,其实,表面一点都不平整,菜汁沾上去很难洗干净,用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大的异味。

  瓷器就不一样了,表面是烧着出来的,基本上跟镜子一样光滑,不管什么脏东西,用水一冲,再用布一擦,基本干净如新。

  这会儿他们有钱了,成暴发户了,自然想用更好的瓷器了。

  所以,大明的瓷器传入欧陆之后便倍受到追捧,有时候有的瓷器甚至需要通过拍卖才能获取。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比如景泰蓝的价格就是通过这一时期欧陆的拍卖涨上去的。

  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