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现在不多不少刚刚好。

  没菜的时候,臊子下白米饭,混合起来特别特别香。

  **

  第164章悲伤与愤怒

  五九年份一月底,碧山镇大队新鲜出炉一条规定晒干‘菜’。

  凡是可以吃的,像山芋叶、芝麻叶、腊菜缨、胡萝卜缨等全部藏起来,冬日里晒好放库里,必须像保护粮食一样保管好它们,不要造成损坏浪。

  这是张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张云是张队长的妹妹,嫁到更富裕的童水村木匠家里,生得一个女娃娃,今年才四岁。童水村,距离碧山村约二十里山路,离镇上更近一些。

  为救丈夫女儿,她亲自去过镇上找镇上的赤脚大夫。从张云的亲口描述,大家完全可以推测镇上、农村是什么样的生活。

  一切的一切令人触目惊心。

  先说晒干菜的原因,很明显,镇村的全部仓库都在缺粮。

  没米菜下锅,上头无解散食堂的规定,大队长们想尽办法保证老百姓的肚子。他们已经用尽浑身解数。

  干部们想起去年的夏秋季节,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大炼钢铁,地里很多粮食全部烂在地里,虽然有的已经挖出来下锅,但全部烂掉的还剩的有。

  因此,一开始,村里镇上的队员们,若是天气晴朗,便拿着铁锨锄头,背着背篓,纷纷去地里挖那些烂萝卜、烂红薯等。

  到达到地里,必须先刨开厚厚的白雪,却发现地被冻得坚硬无比,冷得手脚通红,也很难挖不动,只能用木炭或烤化,才能贴着地皮,艰难铲下一层又一层。

  整整一个下午,可能只挖出几个烂萝卜烂红薯,甚至有的只挖出烂萝卜根、几片红薯叶红薯藤。

  烂胡萝卜不怕冻,基本都是暴雨淹坏碰撞坏,现在吃起来还保持一点萝卜的原汁原味,简直是年前的丰盛大餐!

  但烂在地里的红薯,最怕寒冷,外皮长霉,里心像烂棉絮一般,软烂烂的,一捏必然坏。闻着还有浓浓刺鼻的酸腐味。

  然而,不论是烂萝卜还是烂红薯,都是值得珍惜的粮食,也是人们未来几天的一日两餐。

  只有把它们统统搅和成糊,加上一点烂菜叶啥的,煮熟蒸熟跟牛粪猪粪似的,人们照样吃。

  一月底,国营饭店还能提供杂菜汤,有点儿牛杂碎和烂菜叶,加上粉条,在锅里一煮,清汤寡水,却‘美味至极’。

  两毛钱一碗外加粮票,有钱人才吃得起。还得凌晨三四点排长队,每天排队的有上百人。有的人一天排三次队,吃三顿。这简直是烧钱的杂菜汤!

  提起杂菜汤,张云下意识舔舔下嘴唇,将张老太太与张队长心疼到不行。连听着故事的白老太太也抹着眼泪珠子。

  “造孽啊!”

  在白家客厅里的张老太太,抹着眼泪叹息道。

  见到女儿那一刻,她就已经晕过去了。

  张云整个人都瘦脱形,耳朵、脸颊、手脚等全部都被冻得紫肿紫肿的,一碰就可能鲜血淋漓。

  张队长媳妇默默再递上一小碗,刚煮热的南瓜稀饭,白老爷子说她胃弱,只能喝一些稀饭,红薯烧心也要少吃。

  张云努力对嫂子笑两下,宽慰母亲,低头十分珍惜地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