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学
  那小太监捧上来一刻了石榴的朱漆盒子,打开来一看,里头衬了一层红布,上头放了一株叶长体黑的草。

  正是传说中能解天下百毒的乌风草。

  上辈子有幸在黄国公府看见过一次,因而谢明珠一眼就认了出来。

  只是眼下她还是个孩子,生长在深宫里的娇公主,如何识得此物?

  少不了故作好奇的问了一句:“二舅舅,这是什么东西啊?”

  “好东西,给你母后的。”徐初时笑眯眯的开口,上头的徐宁娘也是识货的人,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道:

  “嬷嬷,将哥哥送来的东西好生收下。”

  见徐宁娘一脸郑重的让她收好此物,郑嬷嬷点点头:

  “老奴省得,娘娘放心。”

  说罢,亲自捧了盒子下去。

  见得郑嬷嬷走了,谢明珠看了一眼自家三哥:

  “三哥,你今日不要跟着皇兄去上书房吗?”

  谢明珠这话明显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悠哉悠哉吃点心的三殿下动作一顿,小脸儿一拉。

  就差没有直接说谢明珠这个当妹子的坑他这个做皇兄的了。

  在大梁,皇子不论长幼嫡庶,三岁以后就要开始入上书房,由太傅统一教导。

  每日的课程自然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哪里会有这么多的空闲?

  尤其是身为太子的谢长熙,除了习六艺之外,还要跟着明武帝习治国之道,帝王心术,可谓是重之又重。

  若是说空闲的日子倒也是有的,只是少而已。

  相比之下谢翊算是轻松一点的。

  不过也松不到哪里去。

  气氛有些尴尬,还是徐宁娘笑着开口:“无碍,今日上午两位哥哥前来,下午再去也无妨。”

  又朝外头扬声吩咐道:“去上书房看着太子,等他下学了就让他不必去东宫用膳,来本宫这儿。”

  “是,皇后娘娘。”

  应声的是徐宁娘身边的四名贴身侍女之一的如春,是随皇后陪嫁进来的,四名侍女都是静安国公府的家生子,打小就服侍在徐宁娘身边的人。

  四名侍女都以春夏秋冬命名,开头都是如字,皆为皇后的贴身侍女。

  如春去喊了太子,徐宁娘侧头看着专心致志吃东西的小女儿好一会,才道:

  “团团也五岁了,该请个女师傅来教导了。”

  低头吃东西的小女娃闻言动作未停,心下却是在思量:

  女师傅?

  按照大梁的规矩,皇子三岁启蒙,公主五岁。

  不同的是公主只要每日派了女师傅前来单独教学,皇子们则是一起放在上书房。

  自然的,课程也是不同的。

  大梁的民风比较开放,譬如男女七岁不同席这种规矩并不是很流行,但是在世家贵族里头还是多多少少遵守这一规矩的。

  自然,皇家也不能例外。

  同样的,大梁并不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大梁还有设立女子书院,专门收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