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呼吧。把手伸到扫把正上方,念:‘起来!’”

  温蒂好奇地观察着她的扫帚。这是一把老扫帚了,细长木柄上的某一段因为长期的抓握而显得油光水滑,而其他地方则布满了细小的划痕。扫帚的尾部是由一把柔韧的树枝构成的,与21世纪常见的鬃毛扫帚很不一样,温蒂再三检查了,并没有发现这一丛枝条中藏着任何喷射或者制动装置这就是一把普通的扫帚,至少从外表上来说。

  就是这把“普通”的扫帚,竟然具有声控功能。温蒂表示很惊讶,然而转念一想,若是用德语或是法语,甚至汉语对着飞天扫帚喊“起来”,它会听命吗?作为一把面向国际的魔法扫帚,没道理只能听得懂英语啊,难不成德国巫师就用不了英国的扫帚了吗?所以,一把合格的飞天扫帚需要同时具有声控系统和多语言识别翻译系统。但仅仅是语音识别的话,那岂不是麻瓜也能使用飞天扫帚了吗?所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声控系统啊,这还是一个能够分辨说话者是麻瓜还是巫师的声控系统!

  在周围的小巫师们开始用各种声调和语气对着扫帚喊“起来”的时候,温蒂的头脑中已经完成了一大段的思考和猜想。

  温蒂先是用毫无感情的语气机械地念出“起来”这个词,她的扫帚躺在地上一点动静也没有。这并不奇怪,温蒂看看四周,罗兰达的扫帚已经在第一时间跳到了她的手里,奥利凡德的动作也很快。然而,更多的人仍然在对着地上的扫帚喊“起来”,包括平斯姑娘,她已经满头大汗了,声音又快又尖,而她的扫帚却只是在地上调皮地打滚。显然,扫帚听到了她的声音却完全没有响应的意思。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温蒂的脑海中闪过:或许飞天扫帚并不是用语言控制的。她记得弗立维教授曾经说过:巫师的语言是有魔力的。在温蒂的理解中,这是因为发声运动本身会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引导出相应的魔力波动。这就是念出魔咒对正确施展魔法的引导原理。然而,无声咒的存在已经证明了发音并不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对应在飞天扫帚的使用中也是一样:被施展过魔法的扫帚会感应巫师所发出的“向上”的魔力波动,而并非“起来”这个单词的发音。换句话说,念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甚至是印第安语的“起来”都一样,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强大意念和随着意念发出的明确的魔力波动。

  温蒂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那把老扫帚。“起来!”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势在必得的坚定。同时,她任凭身体中的魔力向扫帚释放出去,随后与扫帚上的魔力产生共鸣。那把扫帚瑟缩地颤抖了一下,“噗”地跳到她的手中。

  这种与魔法制品产生魔力共鸣的感觉很奇特。非要类比的话,只有魔杖能够和飞天扫帚相比。事实上,温蒂觉得扫帚就是一个弱化版的魔杖它只接受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