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三种退路
br />   方年笑了下:“这也不算馊主意吧,试试,可能就会多一个选择。”

  温叶也跟着说道:“程学长,其实我们公司是很鼓励员工推介项目的,递个方案罢了,也不影响什么。”

  程潜挑了下眉,有些不确定的道:“真的?”

  温叶肯定道:“这还有假。”

  “……”

  程潜沉默了下去:“……”

  …………

  不再开口的方年看了眼程潜,有些许唏嘘。

  若是程潜是项目主导人,且用这样的心态去拉赞助商,这辈子都不会成功。

  因为屁信心都不给对方,谁会钱多得没地方扔?

  当然,据方年了解的情况,主导项目的是程潜的导师,一个有名望的教授。

  在方年看来,这个教授既然敢组织这种项目,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比如像程潜所说的那样,只是没有绝对信心罢了。

  尽管在温叶看来,选择学术研究方向是方年自己融入复旦的形式。

  如果方年知道的话,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但方年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这样。

  在过去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方年跟程潜交流颇多。

  程潜这个人怎么说呢,乐于帮助学弟学妹解决知识困惑。

  是个典型的学术型学生,没太多旁枝末节的心思。

  所以,方年很顺利的了解到了许多事情,包括哲学系研究生、博士生们不仅仅有纯粹的理论研究。

  也有探索前沿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而对于最感兴趣的这部分——程潜所在团队项目研究方向,方年几乎是刨根究底的在讨教。

  所以其实在月中,方年就已经打算要自己出资以投资的形式来当这个‘赞助商’。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中间发生了其它事情,分散了方年的精力。

  今天凑巧碰到了程潜,刚好温叶也在,方年便想着顺便把这件事情解决。

  因为——

  这是方年给自己找的第三种退路。

  是的,第三种。

  在方年看来,这会是一个种类的退路形式,而不是单一次性的。

  他远不算有钱人,但现在手上有点小钱。

  投资一些自己明知道未来必然会大热的大学研究项目,有很大可能实现未来的万事无忧。

  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方年这也是在为前沿科技发展做贡献。

  若是不计算利益,只用生意概念来算的话,左右都稳赚不赔。

  天底下还能有比这更好的退路?

  所以方年才会用眼神示意温叶。

  好在温秘的领会能力还不错,不仅仅引导程潜从通俗层面解释了研究项目,也在他的提示下,将投资的意向借口编好了。

  方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