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了!”

  ……

  沈家人面面相觑。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苏氏都不知道自己生沈怡时竟然这么大的动静。

  苏氏道:“哪有这么夸张,新诚伯能发现玉米都赖皇恩浩荡。他就是个寻常人。”

  在一帮把沈怡吹上了天的人中,苏氏这说法可谓是清丽脱俗。大家纷纷转头看她。

  除了沈家人,再没有人信苏氏的话。

  二伯娘的表姑姑的干娘在贵人府里当差的那位道:“您又不认识伯爷,哪能知道他的不一般呢?”

  苏氏:“……”

  说出来吓死你们,我不仅认识你们说的伯爷,他还是我生的。

  第80章

  朴实的劳动人民围在一起幻想着那位发现玉米的新诚伯平日里是怎么吃饭的,怎么睡觉的,怎么穿衣服的,怎么说话的……沈家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苏氏作为这方面的权威,给幼年时的新诚伯喂过奶、换过尿布、洗过澡,连新诚伯身上哪里长了痣都知道,结果她说出来的话竟然没人信。

  沈怡作为当事人,只觉得羞耻度爆表,偏偏边静玉还听得津津有味。

  本来他们还想要在大石块里这里多坐一会儿歇歇脚的,沈怡却怎么都坐不住了,大家只好顺着他的意思继续爬山。边静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石块,一边走还一边回头望,恨不得能参与到聊天中。

  沈怡想不明白,他怎么就这么受欢迎了?

  是,玉米是他找到的。可是,现在很多人只怕连玉米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吧?因为玉米还在试点种植,并没有面向全国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个新诚伯怎么就人尽皆知了?好像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关于新诚伯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新诚伯的二十个秘密,知道一个算你牛”、“和新诚伯做邻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震惊!新诚伯当初路过老马街边摊时点了一碗馄饨,大家不来一碗吗”等等故事。

  沈怡觉得特别不自在,爬山时一度都同手同脚了。他想,这些话到底是谁在外头乱传的呢?肯定得有个源头吧?那个人最好祈祷别被他抓到,否则他一定要把那人揍得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边静玉抓住沈怡的一片衣角,眼神发亮地看着沈怡,道:“怡弟,有点累。”

  沈怡把胳膊递给边静玉,说:“就快到了,我们一起走吧。”

  爬山很消耗体能,大家走到现在都有点累,但真没累到让边静玉一个大小伙子走不动路的程度。他只是忍不住想要和沈怡亲近下而已,走累了是个非常合情合理合法的理由。而沈怡对此心知肚明。

  两人手牵手走在大队伍的后头。他们瞧着不像是来拜佛的,倒像是来踏青的。边静玉悄声说:“我这些日子安心读书,都没有找机会外出……不知道外头的消息竟然传得这样快,真是出乎我意料了。”

  沈怡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寻粮记》。

  沈怡顿时什么都明白了!所有关于他的传闻都是《寻粮记》闹出来的!

  其实,《寻粮记》除去情节夸张了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架不住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听了《寻粮记》后主动为沈怡的人设添砖加瓦,于是他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