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义者的嘴脸
sp;他家当然支持向缅甸进攻,到时候抢到的地盘可以挑块好的,然后向杨信请求做自己的封地。

  天启看着杨信。

  “陛下,南洋虽好,就是这瘟疫颇多,陕西人去了恐怕不用打仗,先得病死近半。”

  杨信说道。

  “老朽并非说要将陕西人向南洋迁移,咱们这次讨伐缅甸自然还是要用云南两广的兵,但却可以用这一战,使得国内军民皆知南洋富庶,打完必然要留下人驻守,这就可以从两广福建云南迁移民兵过去。更何况要海运大军征缅,沿途必然要建设军港,这样沿途还可以迁移一部分民兵,咱们已经有了西贡,但海运士兵无法航行太久,需先至北大年,那里已经有不少大明商人。

  再至龙牙门。

  此处正可立军港控扼海峡,原本旧港宣慰司就在其南边。

  再至棉兰,此地亦富饶,再至亚奇,此地人口颇多,再北至海中一大岛,此地为倮人所居,此地虽不甚富饶,但却可补给淡水,而且岛上也颇有些奇珍异宝之类。

  臣以上所说间隔皆在千里左右,非已有之港口既富庶可移民之地,一处先驻上一旅民兵,就在两广福建各地招募,无非给些银子补偿,陛下再赐予些封赏之类,总会有人动心,只要他们去了,而且定居下了,那这些地方的富庶自然会吸引更多人自己过去。

  咱们再从陕西迁移民兵填充他们留下之地。

  镇南王既然总说恢复太祖之业,太祖是如何移民实边的,镇南王总不会不知道吧?至于瘟疫之类也没那么可怕,咱们有的是医生药品,那些泰西之人根本不通医药,至今有病还放血治疗,或者饮符水,甚至以白糖为药,这样都敢远航数万里开拓疆域,咱们大明百姓为何如此金贵?

  泰西人各国虽不似大明冬季严寒,但英格兰,丹麦诸国也差不多近于淮南,他们都能到夏季比广东更加炎热之天竺,建立一个个贸易站,从未害怕过什么瘟疫,我大明就为何惧怕什么瘟疫?披荆斩棘终归是要死人,可死了的人可以为后世子孙争来一块沃土,可惜当年郑和下西洋之时,未能效仿泰西人殖民之法为大明开拓万里疆域。

  若从郑和时候就如此,那这东方哪还轮得着泰西人。

  郑和下西洋时候,他们连可以绕道好望角都不知道,更别说美洲,郑和死的那一年,他们还以为摩尔人的沙漠就是世界的尽头,到咱们这里只能沿着陆地一直向东。

  我们错过了当年。

  但我们不能再错过这一次了。

  再晚这个世界就没我们的份了,泰西几乎所有能出来的国家,都在拼尽全力向外抢夺一块块殖民地,连瑞典人都在向我们这里。”

  李之藻说道。

  古二爷派出的提前了的哥德堡号,已经到达舟山并停泊那里,实际上这时候各国使节都到了,只不过按照规矩,他们都得先到南京去,然后乘坐运河船北上进京觐见大明皇帝。至于最早到达的奥地利使节,这时候已经返回澳门,大明皇帝陛下随随便便赏赐了他们些赐物,但这些赐物已经足够让他们激动的颤抖,他们将在今年秋天乘坐葡萄牙商船返回。

  “瘟疫之类的确麻烦,但终归可以解决,朕会下旨医学院,对南洋常见的疫病研制对症良药,莽氏作乱至今已近一庚子,若再不讨平朕何颜见神庙?”

  天启说道。

  既然这样镇南王也只好遵旨了。

  左右也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