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献俘之仪
太子刘彻大步而来,周阳他们翻身下马,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姐夫,你可回来了!”刘彻一见周阳的面,大是欢喜,笑呵呵的过来,亲热的拉着周阳的胳膊,在周阳耳边轻声道:“姐夫,有一件大喜事,要不要我告诉你?”

  “太子,什么事?”周阳大是好奇。

  “嗯!”刘彻调皮的眨眨眼睛,一遥头道:“不告诉你。你回府便知,要早点回去哦。”

  周阳府里只有南宫公主和张灵儿,难道她们出事了?周阳心头一跳,很是紧张,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姐夫,瞧你想到哪去了?怎么能出事呢?这事,你得自己去看,才有意思,我说了就没劲。”刘彻脸一肃,朗声道:“皇上有旨,请征战东胡的有功将士入高庙!”

  “什么事?神秘兮兮的!”周阳很想从刘彻嘴里抠出答案来,可是,处此之情,只能暂抑此心,只要不是坏事,一切都好说。收拾起心神,周阳率领众将,大步朝高庙而去。

  站列两厢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不得马上回到府里,和妻妾加加班,能不能生出周阳这样有出息的儿子。

  献俘之仪,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了,没有重大的胜利,没有特殊的意义,是不能举行的。收东胡一战,汉军的斩首数远不如数年前的大战,可是,其意义却比长城大捷要大得多,景帝这才决定举行太庙献俘之仪。

  汉朝创建数十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可是,高庙献俘之仪,仅此一次,这会载入史册,会千古流芳,只要能够进入高庙,就足以让祖祖辈辈荣耀了。更别说,周阳是这些征战将士的统帅,走在最前面的,谁能不艳慕呢?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上个脸上泛着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他们心中之欢喜,远远超过了长城大捷之后走驰道。

  周亚夫站在前面,打量着龙骧虎步而来的周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哪里睁得开,周阳实在是太给他挣脸了。周家三代将门,周勃从龙,立下不小战功,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他们父子二人有这样的荣耀吗?

  此时此刻,周亚夫真想痛饮千杯,要是可以的话。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精神奕奕,站在高庙前,打量着周阳,大是欢喜。这个爱婿,太给他长脸了,不仅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还把东胡给收了。更重要的是,击破匈奴在望,景帝做为皇帝,哪能不欢喜的?

  “周阳,快来!”景帝脸上全是亲切的笑容,冲周阳招手,一抬脚,就要上去迎接。

  站在景帝身边的申公忙提醒一句:“皇上,不可失仪。”

  按照礼节,景帝要站在这里接受周阳他们的献捷,不能动,景帝只好退回来。

  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 一众文武大臣,肠子都悔青了,妻妾的肚子太不争气了,生不出如此能奈的子嗣。

  对于周阳来说,景帝既是君,更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他特别爱护,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周阳心里为一股暖流包裹着,快步上前,冲景帝见礼:“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李广他们快步跟上,冲景帝见礼。

  “呵呵!”景帝畅笑声响起,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高声吟咏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高祖的《大风歌》,流传千古的名作。景帝此时此刻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