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束手无策
一缕清风般拂过,让人身心一轻:“昔年在朝中为官,整日里只知国事,却不知山野中自有无上乐趣。自从入万古堂,方知商鞅、孙膑、白起他们之乐。世人皆知,商鞅、白起受刑而死,却不知道他们逍遥自在,赛过了神仙!餐朝霞,饮白露,仙家妙事矣!”

  景帝把青衣人打量不停,仍是自责不已:“自从先生离去,朕无时无刻不在念着先生,盼望能与先生重聚,今日方才见到先生,快慰生平!”

  “皇上厚恩,在下感激不尽!”青衣人笑得很洒脱:“说起来,昔年削藩之事,在下太过操切了,若是缓缓而行,或许不会引起七国之乱,不会有刀兵之灾。这些年来,在下自思,实有不是之处。如今,主父偃一道推恩令,天下诸侯再也不能与朝廷作对了。此人之才智,远在在下之上,推恩令堪称千古奇策!”

  “先生何必自谦,若无先生力主削藩,平定了七国之乱,哪来的今日之推恩令?”景帝却不这么看:“推恩令是一道奇策,可是,见效慢,那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不见疼,就是时间太长。大汉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再有诸侯王尾大不调,朕怎能对付匈奴?怎能收复百越?七国之乱,虽是死伤无数,也是不得不为。”

  “谢皇上为在下开脱!”青衣人一抱拳道:“皇上的来意,在下已经知晓。太后性强力,刚毅果决之人,在下无力回天,不能解太后心结。”

  “……”

  景帝对他是抱有无比的信心,却给他一言击碎了希望,嘴巴张大了,半天合不拢。

  “哎!”

  景帝自小就与此人相处,深知他的为人,他一心为公,若是有办法,一定会说的。

  “皇上,在下侍候皇上多年,与皇上有师生之情,在下厚着脸皮,向皇上讨个人情。”青衣人站起身,冲景帝深深一礼。

  “先生何出此言,有话尽管说。”景帝大是意外,此人眼里只有公事,没有私事,他竟然如此说,这是景帝数十年来第一次见到。

  “张不疑昔年犯法,触怒先帝,被贬为城旦舂。在下想请皇上,看在在下追随多年的薄面上,赏在下一个人情,免了张不疑的城旦舂。”青衣人为张不疑讨情。

  “先生,你和张不疑素不相识,更无交情,为何要为他讨情?”景帝大是奇怪。

  “皇上,不为其他,只是因为留侯次子张辟彊还在人世!”青衣人如实相告。

  “什么?张辟彊还在?”景帝猛的跳起来:“他可是一言定邦之士,他在何处?这么多年来,他为何不现身?他为何突然不见踪影?”

  张辟彊才智高绝,不在留侯之下,有一言定邦之才,汉朝如今的局势和他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张辟彊,汉朝不会是今天这局面,兴许现在的皇帝不是姓刘,应该姓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