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姐夫!姐夫!
溜,不时还会发出笑声。

  从这天起,只要有周阳和南宫公主的地方,就会有刘彘和阿娇,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二人更是好得蜜里调油。

  这点,周阳还真没有想到,与南宫公主的约会还有这种“副作用”,无意中增进了未来的皇帝与皇后之间的感情。

  周阳不由得有些好奇的想:阿娇还会给打入冷宫吗?

  未央宫,宣室殿。

  今天是新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在长安的官员,大到丞相,小到郎官,都赶了来,群臣齐聚,济济一堂。

  这些大臣中,以周亚夫、窦婴、庄青翟、张欧、周阳为首。周亚夫和周阳并肩而站,周亚夫乐得没了谱。

  周阳小小年纪,虽然爵未至三公之位,却也站到了尊位上,这是莫大的荣耀。

  打量着周亚夫和周阳这对父子,群臣眼里全是艳慕之色,周亚夫真是好命啊,竟然生得如此有出息的儿子,自己怎么就没有这般能耐呢?

  难道周亚夫那杆枪与众不同?更有人动起了歪心思,往这方面想了。

  今年的朝会,与以往不同。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个个高昂着头颅,挺起了胸膛,精气神十足。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这些武将就更不用说了,个个象打鸣的公鸡,神气十足,谁叫刚过去的一年是武将争气的一年呢?

  数十年来,汉朝打不过匈奴,武将总是给文臣压着一头,有些气矮,有了去年的胜仗,谁敢瞧不起他们?谁敢再象以往那般骂他们无能?见了他们的面,就要竖大拇指。

  “皇上驾到,列位臣工早朝!”春陀尖细的声音响起。

  景帝头戴通天冠,身着皇袍,大袖飘飘而来,脚步轻盈。来到御座前站定,面朝群臣。

  “参见皇上!”群臣见礼。

  “免了!”景帝一挥袍袖,呼呼作响。

  “谢皇上!”群臣谢过恩,各自入座。文臣入文班,武臣就武列,济济一堂,庄严整肃。

  景帝并没有入座,而是饶有兴致的打量起群臣,一通扫视后,这才轻启金口:“朕把你们全看了一遍,朕发现,今儿的你们,与以前不一样,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喜气。是新年的喜悦,还是边关的胜仗让你们喜悦?”

  “呵呵!”群臣以此来回答,这两者兼有。

  “边关的胜仗,固然长志气,让人欢喜,可是,已经过去了。大汉若是还一味的想着过去的胜仗,大汉就会吃败仗!”景帝脸一肃,穆穆天子之威乍现,威势十足:“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朕决定做几件大事,把朝局好好的变变。”

  “啊!”

  改变朝局,已经是共识了,可是,当这一刻来临时,一众大臣仍是忍不住惊讶。

  他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权力地位。有了去年的胜仗,汉匈实力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朝中的大臣还是那些人,就是以前高唱着匈奴兵利弓劲,象影子一般,无从捉摸的大臣。虽然如今的他们,不再说这种丧气话,可是,他们的念头还没有转变到与匈奴的大战上。

  若是不把他们拿掉,汉朝与匈奴的大战无法进行。这一改变,就有很多人丢掉权力,甚至终结仕宦之路,要他们不担心都不行。

  与文臣相反,武将们却是一点惊讶的反应都没有。朝中变得越大,他们在边关驰骋的机会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