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赐婚
br />
  “大王,此等之人,在郭某眼里不过猪狗,为何放走他们?”郭解问道。

  “郭大侠有所不知,韩安国任梁国内史多年,人缘不错,门生故吏极多。一旦他出了事,必有人告密。”梁王顾虑虑重重。

  “那大王的意思,此事是做,还是不做?”郭解再问。

  “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此时下手,是最佳良机,可是,会留下尾巴,不能急切,只能缓图了。

  年关近了,天公也作美了,天朗气清,暖阳高悬,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人们尽情的享受这难得的冬日暖阳。

  此时的长安,冰雪覆盖,还未融化,一片银装素裹,平添几许瑰丽之气。

  长安的百姓,家家张灯结彩,准备庆新年。

  新年,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定要过得热闹,要喜庆。

  更别说,今年汉朝扬眉吐气,第一次在匈奴面前挺起了腰杆,昂起了头颅,这份喜悦数十年没有,百姓能不欢喜吗?

  这已经够让百姓欢喜的了,周阳与南宫公主要在年关订亲的消息一传出,百姓更是欢悦不禁,代二人欢喜,为二人祈福。

  周阳打败匈奴,在百姓中的声誉正隆,他订亲,百姓必然是欢喜无限。南宫公主为了大汉安危,不得不嫁入匈奴,多少百姓同情怜惜,如今,她终于脱离苦海,不用再嫁去匈奴,百姓自然是代她欢喜了。

  新年、大捷、亲事,三喜合一,这份喜悦还用说么?长安百姓见了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三件事,言语中总会蕴含着对周阳与南宫公主的祝福。

  张不疑府第,张家一家子准备过新年。他们这个破败不堪的世家,能有什么好准备的,不外弄点酒肉,做点好吃的罢了。

  即使如此,这也难得了。一家人忙前忙后,说着笑着乐着,不亦乐乎。这是这个家,难得有的喜悦。

  张灵儿在自己的低矮茅草屋里,跪坐在一张矮几上,正一针一线的缝着一件袍子。瞧这袍子的样式,和张通带给周阳那件差相仿佛。张府虽有不少男子,却没有一个有这样的身板,他这是为周阳缝的。

  “吱呀!”

  门开了,张通进来,打量一眼张灵儿手中的袍子,叹口气道:“妹子,大帅马上就要订亲了,你还念着做什么呢?”

  “大哥,你别说了。”张灵儿眩然欲泣:“想是灵儿命苦。灵儿不敢奢望与大帅长相厮守,只要大帅平安幸福,灵儿就满足了。”

  “哎!”张通抚着额头,叹息道:“妹子,大帅人很好,可是,这事得讲缘份……”

  猛然醒悟,如此说不是在安慰张灵儿,是在打击她,忙闭嘴,在嘴边拍了一巴掌。

  “大哥,灵儿没有他念,你别说了。”张灵儿仿佛没有察觉他的失言。

  这是心病,得心药来医,张通也找不到什么言辞,叹息了一阵,关上门,出去了。

  张灵儿双手掩面,几欲哭泣,却是忍住了,低低祝祷:“皇天在上,张灵儿祝愿大帅与公主幸福美满,无灾无妄!若有危厄,张灵儿愿以身相替!”

  张灵儿与周阳虽是匆匆一晤,却是一颗芳心系在周阳身上,难以自拔。张通那话就是说有缘无份,深深的刺疼了她的心,终于忍不住,珠泪涌了出来,低低的道:“灵儿此生不愿再嫁,愿为大帅默默祝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