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疯狂吧,大汉!(二)
�朝中有重大的国事,汉朝皇帝就要来祭祀刘邦。

  景帝一进屋,卟嗵一声跪了下来,双膝在地上不住点头,双手撑在地上,朝着刘邦的牌位行去,这在古代叫“膝行”。就是用膝盖代脚,向前行走。

  景帝膝行到刘邦的牌位前,停了下来,凝视一阵刘邦的画像,突然之间,扑在地上,额头触在地,放声大哭。

  “呜呜!”

  景帝的哭声回荡在屋里,好不响亮。

  春陀看得不明所以,想问又不敢问,只得忍住了。

  在宫里哭,那是喜极而泣,可以理解。在这里哭,又是哭得哪门子的事儿?

  难道从未央宫里出来,赶到高庙就为了一哭?

  “拿来!”景帝哭泣中大声吩咐。

  春陀清醒过来,忙把手里的描金匣子递到景帝面前。景帝接过,放在地上,取出一把黄金钥匙,打了开来,取出一块绢帛,展开,不住打量。

  春陀不经意间看见绢帛上的字迹殷红如血,依他老练的眼光看得出,这不是朱砂写的,是用血写的,是谁用血写的?

  “呜呜!”

  景帝是越看越是哭得伤心,哭得是天愁地惨,仿佛天塌了一般。

  “皇上,可别坏了龙体!”春陀不得不大着胆子提醒一句。

  “呜呜!”哭泣声中,景帝把手中的绢帛高高举起,放于额前,看着刘邦的画像,大声祷告:“高祖在天之灵有知:不孝孙刘启复旨!”

  是高祖的血诏?春陀吓了一大跳。刘邦竟然留下了血诏,那会是什么事呢?

  刘邦的性格特点,春陀知道得很清楚,流氓当皇帝,仍是不时会流露出流氓习气,是什么事让他用鲜血写旨呢?

  这个问题,景帝接下来的话为他释疑了。

  “平城之耻,高祖不能雪,引以为恨,留此血诏!”景帝大声祷告:“大汉国势微弱,不能雪耻,奉行和亲。大汉忍辱负重,匈奴却是侵凌无度,为祸日烈,掳我百姓、劫我财物,边关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不得已而发兵,赖高祖在天之灵护佑,将士用命,周阳统兵有方,长城交兵,斩首十万!”

  平城之围,汉朝不能雪耻,是压在汉朝皇帝心头的一块巨石,数十年挥之不去。景帝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高。

  “平城之耻得雪,孙刘启复旨!”景帝说完,双手按在地上,不住叩头。

  “咚咚!”

  叩头声响个不停,景帝额头上红了一大块,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仍是猛叩首。

  “皇上!”春陀就要来扶景帝,却看见血诏上的旨意,一张嘴不由得张大了。

  刘邦留下如此旨意,怪不得景帝在得知长城大捷后,第一时间就赶来高庙,原来如此。

  “咚咚!”

  景帝仿佛磕头虫似的,重重的叩头,额头上由红而破,由破而渗出鲜血,还是没有停歇。

  “平城之耻已雪!平城之耻已雪!”叩首中的景帝,不住重复这句话。

  这句话,是汉朝数代皇帝数十年的梦想,一朝实现,景帝心中之激动可想而知,远非笔墨所能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