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大破匈奴(四)
城墙上看得不明所以,匈奴怎么不来攻?即使不来攻,那也该退走,为何朝西边驰去?

  念头转动之际,立时明白过来,暗叫一声不好,大吼道:“快,往西去,往西!”

  一边大叫,一边飞奔而去。

  汉军遵行无误,喘着粗气,从后冲来。只见雄伟的长城上,汉军好象一条长城,向着西边冲去。

  汉军按照李广的布署,从不同的地方登上长城,已经有好几里宽的长城给汉军占领了。只需要再一会儿功夫,登上长城的汉军就可以向两边延伸,把长城彻底控制住。

  伊稚斜的机会,就是这时间差,他要赶在汉军把兵力铺开之前冲上长城。汉军在长城上冲,方便快捷,占有优势。

  可是,匈奴是骑马的,奔跑起来更快,没多久,就把汉军甩开一段距离。

  在长城上纵马很不方便,一是长城不够宽,二是每隔一定距离,就建有城堡,汉军只能靠两条腿与四条腿的匈奴赛跑。

  伊稚斜这才一拉马缰,对着长城冲了上去。刚冲到长城下,只见汉军在李广的率领下,如飞般赶来。

  飞身下马,伊稚斜从台阶上蹬蹬的冲了上去。摘下背上硬弓,搭上劲矢,还没有来得及放箭,只听一阵破空声响起,正是李广对他下手了。

  李广的箭术,伊稚斜自知不及,急忙一蹿,躲到城堡里面,手中的箭矢从垛口射出去。后面的匈奴冲上来,不少人给汉军射杀,只有少数冲进了城堡。

  只要一进入城堡,就安全了。长城的城堡,相当于一座小型城池,坚固异常,易守难攻。匈奴一进入,凭借城堡的掩护抵挡汉军的进攻。

  后世虽有秦始皇修长城的说法,其实长城的修建历时数百年,并非由秦朝修建。战国时的秦、赵、燕三国北方经常遭到匈奴、胡人的骚扰,这才修建了长城。到了秦朝,秦始皇对长城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改建,把原本没有联在一起的长城联结在一起,再把不符和战争需要的地段进行改建,使之更加符合战争的需求。

  主持这一浩大工程的就是名将蒙恬。

  蒙恬不仅仅是一员才能卓著的军事家,还是一个很有建树的科学家。准确的说,应该是军事科学家。他为秦军发明、改进了不少武器装备,改建长城更是他的大手笔。

  经过他改建的长城,坚固耐用,很符合战争的需要。

  如此了得的长城,一旦落入匈奴手里,后果就很严重了。匈奴尽管不善守城,可是借助城堡的辅助,仍是守得跟铁桶似的,李广空有独步千古的绝世箭术,也是徒叹奈何。

  在李广的指挥下,汉军对城堡发起猛攻,却是没有丝毫进展。反倒是登上长城的匈奴越来越多,匈奴占领的长城越来越长。

  长城,长城,简单的说就是很长的城。长城很长,长达万里,却并不宽,仅能容两辆马车通行,再多的兵力也是展不开。在长城上攻打长城,就需要一个城堡一个城堡去争夺,这得多少时间?

  更别说,城堡坚固异常,易守难攻,一个也攻不下来。李广郁闷得快发狂了,却是无可如何。

  总的来说,汉军占领了三分之二,只有三分之一落入匈奴手里。就是这三分之一,也足以放跑不少匈奴。

  李广狠狠的自责,埋怨自己行动迟缓。可是,他的行动已经够快了,接令之后,马上就出发了,就是吃肉干,喝马奶子,也是在行军中进行的,并没有担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