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对阵
��法变化多端,不容小视,再加上匈奴是骑兵,占尽了便宜。汉军只能靠战车来阻挡匈奴的骑兵,靠车步配合来杀敌。

  一时间,两军处于胶着状态,难分高下。

  伊稚斜这次虽是雪耻而来,却也不会狂妄到仅凭五万匈奴就击破汉军的程度,汉军如此表现,在他的意料中。

  “乌特拉!”

  伊稚斜挥着弯刀砍杀,大声呐喊。

  “乌特拉!”

  匈奴齐声高呼,声浪直上云霄。

  “汉军威武!”

  汉军的战号冲天而起,丝毫不比匈奴的万岁声逊色。

  一时间,两军的吼声此起彼伏,直上九重天。

  周阳站在云车上,打量着战场,对汉军与匈奴战法兵器进行评判。

  汉军对付匈奴骑兵的武器,不外两种,一是弩,二是战车。弩与战车,却是各走极端。弩是犀利的进攻武器,射程远、力道强、威力奇大,是骑兵的克星。可是,弩没有防守之力,一旦给匈奴冲到跟前,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

  战车正好相反,只能防守,无法进攻。匈奴远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若是匈奴冲到跟前,就是战车发挥的时机。

  汉军的车阵一成,匈奴骑兵虽然凶悍,却也没有办法,不是给弓箭手射死,就是给步兵杀死,打了小半个时辰,一个车阵也没有攻破。

  可惜的是,战车笨重,行动迟缓,机动不便。

  尽管战车有这些缺点,在汉匈奴战史上,仍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漠北决战时,卫青正是凭借“武刚车”,结阵自保,把匈奴的锐气消耗掉,到了晚上,刮起大风时,派出骑兵抄了匈奴的后路,这才上演了“单于夜遁逃”的壮歌。

  匈奴的装备并不多,皮甲、弯刀、弓箭,防御力不强,进攻的手段单一。他们的长处就在于,轻便灵活,一旦冲锋受挫,可以迅速拉开距离,重整队形,再来冲击。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失败,还要以凭借四条腿的战马,快速撤离战场,等待战机的出现。

  这就是骑兵的好处。

  若是汉朝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再配合汉朝的科技优势,装备精良的武器,研究出全新的战术,多兵种配合作战,匈奴的优势将会给全面压制。

  到那时,以匈奴的装备,他们只有给屠杀的份。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这一仗能不能为汉朝争取到改革军制,训练骑兵的时间上。若是能争取到时间,只需要数年时间,汉匈战争的整体形势就会大为改观,战争的主动权就会落到汉朝手里。

  若是争取不到时间,汉朝迟迟不能训练骑兵,不能改革军制,那么这事就会拖下去,代价将会高得吓人。

  就在周阳转念头这阵,场上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汉军的车阵有不支之势。

  “时机到了!”

  周阳暗忖一句,手中令旗一挥,汉军开始向阵内退去。

  “终于退了!”

  伊稚斜望着缓缓退去的汉军,大是欢喜。

  汉军有二十万,他只有五万军队,兵力对比是一比四,他没有想过全面击溃汉军,只需要让汉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出口恶气即可。

 &em